原创头条首发https://m.toutiao.com/is/i4b9mhB/ 愚者自大,庸者气大,智者格局大 - 今日头条
有人曾言:“笨人的可怕不在于其愚蠢,而在于其自我膨胀。”诚然,人的层次并非以“海拔”高度来界定,而是那些谦逊的人更具深度。究其原因,乃是态度的关键。如果那些层次较低的人想要提升自己,只需要认识到问题并调整姿态即可。
01愚者,自大
有一位杂志编辑,述说了一个笑话。然后,某一天,他接到了一位作者的电话。作者以责备的口吻说:“一个星期过去了,你们怎么还未采用我的文章。”编辑打开邮箱一看,这位作者的文章实在令人反感——他极力自夸,长篇大论地自我介绍,满篇都是头衔,如“教授、最佳文学奖获得者、某地特邀作者、曾是某刊物的专栏作者、还曾在某电视台做客、并且是原局长”等等。显而易见,该作者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写作,从未将自己融入到作为作者的身份之中。过去,有些期刊只凭他的头衔就盲目发表了他的稿件。如今,他仍未从这个过去的角色中解脱出来。
西晋时期的外戚大臣羊琇,凭借与司马炎的密切关系,自以为是二把手,不论身在何处,都带有威严的“皇家气派”。有一次,杜预晋升了,众位百官纷纷前去祝贺。羊琇来到杜预的家,发现家中的凳子朴素简单,招待的饭菜也很普通,于是转身离开了。杜预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不得不追上羊琇请他回来。羊琇的作风引起了百官的不满,司马炎为了维护整体局势,被迫削减了羊琇的职位。令人惊讶的是,羊琇对此愤怒至极,结果害了自己的命。这两件事情充分展示了摆架子的愚蠢行为。
首先,那些摆架子的人会被人们当作笑料,成为大家的取乐对象。他们就像马戏团中的表演动物一样,站在舞台上,做出各种滑稽、不切实际的动作,引发大家的哈哈大笑。继而,那些摆架子的人,渐渐迷失了自我,过上了迷茫的生活。当人们达到云端之际,他们就丧失了人性的根基,感觉仿佛置身于无边深渊。
最终,那些摆架子的人,在攀登至高处的时候,大概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他们或许无法再次回到原地。如果他们不幸从高处跌落,那将会是一个惨烈的结局。高处风势狂暴,缺少足够的技巧和掌握,就无法抵挡这股力量。正如俗话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股风势,并非他人所赐,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样的悲哀是何等深沉,只需一瞥,就能明了其中的苦楚。
02庸者,易怒
有句话说,生气源于你无知,许多人之所以生气,并非是因为遇到了重大事件,而是因为他们无法识别事实真相。当你去农村串门时,经常会碰到脾气暴躁的狗,对着人乱吠。这一切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狗并不了解,在前方走来的人并非坏人,而是主人的亲朋好友,或者是一位陌生人,他们只是前往村里另一家人的家中。主人听到狗叫声后,迈步出门,吼一句:“别叫了,这是我的朋友。”过了一会儿,狗摇摇尾巴,友好地对待着那位串门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的智慧远远超过了狗的一万倍。如果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情,那说明他的生活过得相当庸俗。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幕令人深思的情景。当时,诸葛亮率领部队与魏军在祁山对峙。诸葛亮一目了然地认出了中央的白髯老者,这位老者正是军师司徒王朗。因此,他主动迈步上前,与王朗展开对话。突然间,诸葛亮语气一变,开始斥责道:“你作为一位汉朝长者,本应该协助汉室,支持刘家,为何竟然背叛了国家?这是天理难容啊,以后你到了九泉之下,怎能有脸面见二十四位帝王呢?王朗气急败坏地咆哮一声,猛然间从马上摔了下来。顿时,魏军士气消散了一半。脾气再大也没用,无论是伤害身体还是关系、工作、家庭等,都是得不偿失的。
当你生气地进入家庭时,家人们皆战战兢兢,唯恐惹祸上身。如果家人也气愤不已,那么“踢猫效应”就会变得很明显。工作期间怒气不断,必定将工作搞砸,并使周围的人都疏远你。工作搞砸之后,你将不得不自行收拾烂摊子,别人才无心理你。当你在社交圈子中时,一旦生气了,就意味着与大家闹翻了。再往后,你就会成为孤家寡人了,谈不上取得成功。
03智者,格局大
大海沉默寡言,莫测其深度;高原广袤无际,无边无际。智者谦逊而内敛,内心深邃宽广,如大海和高原般容纳万物,远瞻未来。唐朝名将郭子仪,因在安史之乱中战功显赫,备受皇帝宠爱。然其才华却引来同僚仇士良、元载、程元振等人的嫉妒之情,多次刁难郭子仪,令其深感不满。有一次,仇士良举办了鸿门宴,期待着郭子仪上钩。然而,郭子仪毫不慌张地赴宴,并坦言:“如若此次赴宴乃皇帝之旨,我必须遵从;但若非皇帝所命,无人能伤害我。”作为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他发表了真诚的言论,使得仇士良对他心服口服。有人扒了郭子仪的祖坟,他冷静地说:“过去的战争中,我对许多家庭造成了伤害,这是我应受的报应,我无法怪罪他人。”
康熙皇帝在清朝时,曾阅读了郭子仪的人生故事,深深地感慨道:“他的胸怀广阔,智慧超群,远远超越一般人。”在我们有生之年,何必与人争斗、烦恼和争吵呢?如果能容纳一切,我们就能过上顺遂的生活。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从此,我们应该追求宁静致远,不争而获得胜利。
《尚书》中有句名言:“满招损,谦受益。”只有将自己的姿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高低贵贱,都要以谦逊的心态接受,才能迎来更好的自我。人的层次各异,但越是高贵的人,越要保持低调。金钱的丰富可以改变生活,智慧的积累可以改变命运。总之,我们要保持踏实的心态,缓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