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碎碎念015

今日处暑。

大暑节气(今年7.23开始)到白露节气(今年9.7开始,9.23上午结束)是一年湿土当令、暑湿最重之时(按五运六气,今年7.23-9.23属四之气,其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阳明燥金,“其病满身重”),而“处暑”就是在这段湿气爆棚时期。

湿重常见的一些表现,如浑身重乏、舌苔厚腻、有口气、消化不良等,本质上是脾土运化出了问题。

当然这个时候最简单的方案大概就是不要胡吃海塞过量饮食,减轻脾土运化负担。但也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喝、闻、搽藿香正气水(这玩意是对治暑湿的,很多人机械理解成治中暑的了,这是另一个话题,此处不谈)。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师门的小法子:口含丁香。



大约自汉代始,大臣向皇帝奏事时,便必须口含鸡舌香。汉代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鸡舌香就是药用丁香(为啥加“药用”俩字?就是因为还有另一种丁香,戴望舒《雨巷》诗歌里“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那个丁香,不是药用的,药用丁香本出南洋,是舶来品,可别整混了)。

应劭为啥写这个?因为含丁香上朝奏事这个传统跟他有关。《齐民要术》云:“鸡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应劭为汉侍中,年老口臭。帝赐鸡舌香含之,后来三省故事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对答芬芳。”

口里含一块儿丁香,相当于嚼口香糖,口气就清新了。由于这个上朝的传统,后来“口含丁香”也借指在朝为官,比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早春对雪奉澧州元郎中》一诗中就有“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之句。再后来,口含丁香又逐渐演变为朝臣及文人雅士的常见礼节。

不过,丁香治口气,并不仅仅是以它的香气去暂时压制口臭,而是它本身就是一味药物,能祛湿,也 治胃寒、胃动力不足、嗳腐吞酸等症状,而口气本身多数跟脾胃寒湿重有关,所以它也是有标本兼治之功的。如果你舌苔厚了,消化不良,又有口气,不妨含点儿丁香,或者用3-5个丁香泡水喝。 当然,因为丁香性辛温,如果是内热,则不太合适。

或许你已经打开淘宝打算看看哪儿有丁香了,但要注意,现在好多宣传得很牛的号称能养胃祛湿的“丁香茶”,里面用的都不是药用丁香,而是国内原生的丁香花(戴望舒诗歌里的同类),尤其是长白山那边的暴马丁香。两者属于不同的科,只是碰巧同名,吃错了效果全无。

药用丁香,也叫丁子香(英文clove),是桃金娘科蒲桃属的一个种,一般又分公丁香(干的花蕾,图1)和母丁香(干的果实,图2),母丁香也叫鸡舌香。功效相同,都是归脾、胃、肺、肾经,但公丁香药效更烈。药用丁香本生于印尼等地,是热带植物,国内后来才有栽种(如两广海南等地)。东北的气候是无法栽种药用丁香的。

而包括东北的暴马丁香在内的国内原生丁香,则是木犀科丁香属(英文syringa/lilac)。淘宝上很多卖丁香或丁香茶而产地在东北的,基本上就是暴马丁香,虽然也可入药,但它只入肺经,效果是清热解毒,镇咳祛痰,跟脾胃没什么关系,也不是祛湿用的。

所以,网购的时候要注意甄别,别买到了“李鬼”。更简单的办法是直接去中药店买就行,那里叫“丁香”的就是药用丁香,不会是暴马丁香这种。盒马里其实也可以买到,因为药用丁香不仅仅是药,也是烹饪中配制卤料常用的香料。

拿来口含的丁香,古人一般用母丁香(鸡舌香),但其实公丁香也可以的。大家不妨一试,当然,如原本上火的人,则要注意观察下是否适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