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00多年以前,出现了一个以刚勇尚武著称的族群,被称为“巴人”或“巴族”。达州位于四川东北部,享有“巴人故里”的美誉,古老神秘,历史悠久。2019年2月10日,经过达州的时候,我参观了这里的博物馆——
达州博物馆兴建于2007年,位于西外新区市政中心和人民广场旁边,外观现代,气势恢宏。展厅从二层起,上下共有三层,设施齐备,宽敞明亮。首先,看到的是恐龙展厅,展出多具达州各地出土的恐龙骨架和古生物化石。同时,还通过仿真模型和雕像,展示了远古人类生活的场景。
接下来,沿着楼梯盘旋而上,第三层为《历史文化》展,也被称为“巴文化馆”。展示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历史,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巴文化为主,揭示了四川东北地区巴文化的重要内涵。雄浑厚重的汉代文物、精美纷呈的唐镜宋瓷、琳琅满目的明清风物,诠释了古代达州的历史面貌。
1、探秘巴賨先民
古代的时候,以川东和鄂西为中心,北至秦岭南麓,东至湘西鄂西,西至嘉陵江流域,南到黔中地区,均被称为“巴”。繁衍在这个地域内的人,便被称为“巴人”。
巴人和巴文化的文字记载较少,关于巴人的来源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考古工作者在达州的罗家坝遗址,发现了一系列巴人和巴文化遗迹,从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
罗家坝东周墓地排列有序,从南向北,分为六排,可能存在血亲、等级或时代关系,反映了当时巴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这里展出的陶器、青铜器和兵器大多出土于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包含有中原文化、蜀文化和楚文化的因素。
喇叭口平底罐
绳纹圜底陶罐
青铜敦
铜矛
2、再现宕渠賨风
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西汉时期,在这里置县,取名为“宕渠”。在达州市渠县土溪镇城坝村,有一座“宕渠城”遗址,也被称为城坝遗址,为一处賨人文化遗址。
通过多年不间断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基本搞清楚了城坝遗址的功能分区,初步构建了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的年代序列。这里展出了城坝遗址汉墓区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各类陶器和青铜器为主。
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三件珍贵的汉代文物,分别为御手俑、洪荒摇钱树座和辟邪摇钱树座,均出土于达川区南外镇三里坪4号墓。体量较大,造型精美,刻画生动,反映了汉代的民间生活和神仙方术,可以算作这里的“镇馆之宝”了!
3、唐宋雅韵 明清风华
在达州市通川区复兴镇两路口村,有一处瓷碗铺窑址,北靠铁山,前为沟谷,海拔900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为宋代至明代的一处民间窑址。1993年,这里曾经进行过考古发掘,出土碗、盏、盘、罐、碟、盒、钵、瓶、壶等生活用瓷上千件。
这里还展出了罗思举穿过的战袍和头盔,造型精美,光亮如新。罗思举(1764-1840),字天鹏,四川东乡(宣汉普光)人,为清朝的将领。他出身农家,家境贫寒,凭借聪明勇敢和一次次战功官至总兵提督,名震满清朝野,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号称“振威将军”。
在展厅的结尾处,摆放着一块清代咸丰二年(1852)所立的指路碑,征集于达州市通川区文家梁。在石碑的正中间,纵向写着:“左手走河□□,右手走凤凰山。”为来往的路人指明方向,乃当时的“交通指示牌”。
除了《历史文化》展览之外,这里还有《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当代达州》等基本陈列展厅,以及《历代瓷器精品》和《历代书画精品》等专题陈列展厅——
过去几年里,多次经过达州。但是,每一次都很匆忙,没有机会参观这里的博物馆。这次春节期间,前往重庆旅行,返回陕西的途中,在达州市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直奔达州市博物馆。展厅面积很大,但是文物不多,游客也很稀少,还需要不断地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