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林间之雾气;皋,水边之高地。”从岚皋县县名的得来我们就能够想到岚皋是座山水之城。那山绝不是几个坟起的小包,而是大巴山的余脉;那水也不是什么开凿引流的人工湖,而是汉江的重要支流——岚河。
县城岚皋依山而建,四周连绵不断的群山将小城包裹起来,登高北望,山门次第打开,半开半掩,整座城俨然陶渊明笔下的一世外桃源。
山脚下是穿城而过的绿莹莹的岚河。岚河在山脚下左突右绕,宛如一条游走在山下的巨龙,所以岚皋县城又被称为龙城。
小城的人喜欢绿色,仅有青山绿水哪里能够,他们见缝插针地植树。最先种植的大约是是沿河两岸,兼具防洪固堤与观赏功能,现在一边是成排的垂柳,一边是女儿红,最古老的要数廊桥头的麻柳树了,守望岚河几百年了。后来沿街也种上了,大桥路栽种银杏、女儿红,其他街道以桂花树和女儿红居多。再后来改建小河口广场和碗场坝广场也少不了栽树种花,种类慢慢多了起来。现在干脆把延伸到城里的耳扒山凿断,建个巴山珍稀植物园,随心所欲地植树。这些树不仅是一行一行的绿,春天女儿红抽条,一丛一丛的红;夏末,桂花一满树黄色小球赛过绿叶,黄绿相间,全城飘香;深秋,银杏叶儿被染成杏黄,挂在树上,像是一满树暖暖的果子;这些树成为小城季节的钟,叫醒小城的四季,也把小城点缀得格外美丽。
有山有水又多树林,所以小城自然多雾,雨天自不必说,群山及远处建筑隐没于白雾之中,近处的岚河也为雾气所填,云遮雾绕,像是童话故事里的仙境;雨过初晴,雾气跃群山升空而去,洗山染林,一片澄明,恰似画家笔下的一幅水墨丹青。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岚皋算是富饶之城。县城沿河两岸土地肥沃,经考古鉴定,肖家坝仰韶文化时期存在人类生产生活了。县城最初是一个村庄,近处是菜园,往外走是麦地,再往外走,罗金坪一带是稻田,继续走,龙爪子一片就是茶园。山坡上呢?载满了桃树、李树,苹果、枇杷。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一茬茬庄稼,一篮篮瓜果就填饱了这里人们的肚子。粮食有了剩余,少不了养些鸡鸭兔,酿些酒,熬点糖,制成零食小吃,日子过得像模像样。山尖上种桑树,栽漆树,栽杜仲去换钱,那时岚皋的缫丝厂曾有四五百工人,生漆也闻名国内外。现在岚皋的魔域种植闻名全国。河里呢,那时完全用不着养殖,到处是鱼虾,想吃了就撒它两网,一会儿工夫就是一锅鲜鱼汤。
后来县城的房子一圈圈往山上建,土地越来越少,种养殖只能往蔺河、茅坪等县城周边转移;游几处水库的修建,让河水时断时续,河里的鱼减少了。不过库区倒成了渔场,每次泄洪,也算是为河里补充了鱼种,今年就又村民在泄洪时捡到一条六七十斤的大鱼。各镇减少玉米洋芋的种植,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各种农副产品丰富起来,还有许多野生的细辛,七叶一枝花、天麻等中药材。原料、土特产向县城汇集,加工制造了魔芋干、豆腐乳、半边菜、茶叶、罐装蜂蜜、钢鳅鱼等特产;县内外产品流通也方便,这样一来,小城的物资反而更丰富了。现在,县城周边的村庄都发展起了兼具观光与经济价值的作物,人们一闭眼仿佛闻到了茅坪的葵花,杨家院子的玫瑰,六口的菊花和花里的荷花。
丰衣足食,人们转而追求精神生活,更加重视当地各种诗歌民谣、民间传说的整理和当地风俗的传承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李发林、杜文涛、黄开林等岚皋文化人曾收集、整理、编写了岚皋很多神话、传说、歌谣。我所知道的最有名的就是衙门北开和宏一大仙了的传说了,无论是官员把县衙北开遥望蜡烛山,以寻求美好前程,还是县志中记载的宏一大仙以佣工养母,母亲死后修炼道术,灵应奉供者的事,都给小城增添了神秘色彩。10年旅游文化节陕西主会场曾设在岚皋,县里每年也都会承办一些社会体育活动,会为安康龙舟赛筛选推荐节目,这些活动岚皋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015年中央电视台《乡村大世界》曾走进岚皋,以“巴山画廊,神奇岚皋”主题录制过一起节目,专门介绍“岚皋味道”、民俗文化以及魔芋生漆等特色资源。
岚皋是座休闲之城。这一方面与岚皋相对封闭的环境有关,岚皋人大都只求安然不求大富大贵,生活在这里没有大城市生活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岚皋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建设时就以全域旅游理念去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给这里的人民提供了休闲、享受生活的外部环境。一个五六平方公里的小城,就建有碗场坝广场、小河口广场、文化广场、肖家坝电力广场等4个广场,正在规划的有古井广场、民生广场,这还不包括对社会开放的几所学校操场、体育场、运动场。
小城最重要的休闲场所应该是河滨步道。步道沿河两岸而建,外侧是清一色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围栏上或作画或题字,颇富文化气息;内侧是绿化带或是花坛,让人赏心悦目。步道以河堤为基础,宽处近十米,窄处四五米,三二十米防置一石凳,五六百米建一凉亭,散步、健身累了,石凳足可歇脚, 天气突变,亭子就可抵御小雨小雪。大桥、二桥卧于岚河之上,是人们看山观水约会的好去处。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枝头,乱花迷人眼,依偎醉春风。我和妻就是在步道散步中相识相知。莲花池旁的廊桥算得岚皋一景了,可购物游玩,可遮风避雨,可临河赏月,可品茶宴客。步道有几处通往岚河边,阑珊、桥座华灯闪烁,水面灯光荡漾,走在河边,你会有种身临海滨城市的感觉。
从廊桥西头往上走几步,就是岚皋有名的耳扒山了。现在的耳扒山遭境路的切割,完全从从延伸到城的大山中独立出来,被更名为巴山珍惜植物园。被扩建后的县城所包围。从植物园南面、北面、东面均可登顶耳扒山。平缓一面移植了多种珍希植物,一路都是风景;陡峭一面沿路种植了花草,直奔山顶,其间建有凉亭两三座:两条道路以步道、花径相通,曲曲折折,曲径通幽。登上山顶的亭子,可以俯瞰小城全貌,将风景净收眼底。
与耳扒山对视的是太阳梁。太阳梁上有一座烈士陵园,安息着三十几位为解放岚皋和建设岚皋所牺牲的烈士。这里还是一处公墓,达官贵人也罢,平民百姓也好,都静静的躺在那里陪伴青松小草。登上山梁,沿老安岚路而下,曾经的热闹衬托出了现在的冷清,让你像参观公墓陵园一样去思考人生。
山水之城当然不只有登山,玩水也是岚皋人的一大乐趣。先是在城外开发了岚河漂流,后来外地人又准备在龙爪子建一处温泉度假村,只可惜勘测有误,温泉温度不够,不了了之。后来岚皋本地人袁光明与人合伙建设了西部水宇水上乐园,建设了丛林探险、海啸冲浪等几十个游乐项目,据称是西部最大的水上乐园,为岚皋人和来岚皋的游客提供了一个玩水的好去处。岚皋还曾建了大型音乐喷泉,美轮美奂,成为岚皋又一景,只可惜建设中没有采取好保护措施,让一场洪水冲毁了。现在城建部门在清理河道的过程中,就地取材,正在廊桥一带建一个滚水橡胶坝,供岚皋人亲近岚河。
在几次洪灾中,岚皋人总能快速恢复被洪水冲走的设施,让岚皋在重建修补中旧貌换新颜。在今年的老城改造规划中,政府规划了更宏伟的小城建设蓝图,我们相信,小城岚皋会越来越美。
(本文图片从网络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