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理解海伦.凯勒六岁时盲聋哑的痛苦。
01、海伦.凯勒自传原文。
“在最初六年的时间里,我没有一点关于自然、思想、死亡和神的概念。我用身体思考,一切记忆都来自于身体感官对外部的感觉。
我像动物一样,寻找食物和温暖。我知道哭,却不知道是什么让我流泪,什么是痛苦;生气时我就踢东西,因为我能想起这种躯体动作。我能模仿表示我要吃的东西,我能在妈妈的园子里帮助找鸡蛋。但在这些动作记忆中没有一丝情感或理智的成分。
我像个土疙瘩一样。除了本能的吃、喝、睡以外,我没有其他的需要。我的生活一片空白,没有过去,现在和将来,没有希望、期待、兴趣和欢乐。”
“不是黑夜也不是白昼,
只是空虚将时空吞噬。
世界一片死寂,
没有时间、星辰和大地;
没有挫折、变化;没有好也没有坏。”
02、感受海伦.凯勒的痛苦。
海伦.凯勒是一个顽强和乐观的女作家。
我读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发现她诉说自己痛苦的文字,远远少于她同困难斗争,奋发向上的文字。
海伦.凯勒未遇见自己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前,盲聋哑的她生活是什么样子?又遭受了哪些痛苦?
自传中这样的描述不多,尤其是她在这段时间遭受的痛苦,文字则更加稀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
也许是因为她当时年龄幼小,自己对那段特殊的记忆存量不多。
也许是因为她不愿意,再回忆起那段令她伤心的记忆。
也许她就是个乐观向上的人,她自传中的文字充满了阳光,不愿意让自己曾经的黑暗感染读者们!
我不能确定属于哪一种情况,但我更倾向于最后的那个猜想。
一个六岁的女孩,一个盲聋哑的小姑娘,她的现实和思想世界是什么样的?
她在自传中这样描述,她像动物一样寻找食物和温暖。
也许作者认为那时的她,就是一个原始动物!因为她很少得到外面世界的信息,她并没有形成自己的内在思想,没有形成六岁孩子,应该有的对外部世界、社会和人的自己看法。
她失去了一段最佳的黄金受教育时间。
她那时的感受:她知道哭,但他不知道为什么流泪,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痛苦!
感受着海伦凯勒的感受,我的心里非常难过!
我们健全人的痛苦又算得了什么?因为你知道你的痛苦是什么,因为你能调节改变自己的痛苦现状,会找到解决自己痛苦的方法!
又因为很多人的痛苦只不过就是矫情罢了!
她那时的感受:她像个土疙瘩一样,除了本能,没有其他的需要,她的生活一片空白。
感受着海伦凯勒的感受,我的心里非常难过!
因为这时的海伦.凯勒已经不再把自己看做原始的动物,她只是个没有思想的固体——土疙瘩,她只是个喘着气的死物!我感受着她心中巨大的悲哀!
她在文中这样总结,在最初的六年时间里,她没有一点关于自然、思想、死亡和神的概念。她的记忆来源于自己用身体感官对外界微弱感知。
她的那首诗就是对自己当时最好的感受和总结。
读一部伟大的书,就是在和一个伟大的人对话,是自己和她进行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
感知海伦.凯勒的痛苦,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让我们生活的更加阳光快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