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段为了减肥,经常去家附近的健身房锻炼身体,上上动感单车的课,跟着教练奋力踩单车,出上一身汗,感觉很爽。
健身房的单车课一周会安排三四个教练轮流上,出于职业习惯吧,我总会一边上一边观察他们是怎么教的。上得久了,我发现小杨教练年纪不大,却是最有方法的一个。
上单车课,教练都会提前选择好轻重快慢各异的七八首曲子,带动学员有节奏地踩踏练习。
和别的教练不同的是,在小杨教练准备的曲子里,总有一两首是要大家自由发挥的。比如每次到了尾声,他总会放一两首类似舞曲的劲爆音乐,站在前面的台子上热情地对大家喊:“嗨!会扭的扭起来!加油加油!”每每这时,下面总会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好嘞!”
课上多了,我慢慢发现,这句“会扭的扭起来”不是乱喊的,那可是大有玄机的呢。
小杨教练也许没有学过教育,但他的做法还真的就是教育学上说的“承认差异、提供选择”——可以扭起来的曲子节奏都比较快,而且小杨教练示范的动作是比较难的,要用两侧肩膀带动大臂和两侧身体呈S型扭动,充分地拉伸身体两侧和腰部。学员中,有至少一半是中年人,这样的动作如果出于好胜心硬要做到,且做得标准,很容易受伤。而他每次教到这个环节,总会一边示范,一边盯着下面正在跟着做的学员:动作跟得上的他点头致意,有时伸出大拇指,隔空点赞以示激励;跟得有点吃力的,他会用眼神示意“放慢些、没关系”,有时还会用动作表示重心要下移,放缓节奏,膝盖的位置要直上直下……
会扭的扭起来,尽情释放年轻的活力;不会扭的跟得上,练得多了再扭。哈哈,小杨教练,你真是个好老师!
2
小时候,在写作上,我应该也算是个能够“扭起来”的孩子。但是,仅是“爱扭”,并不“会扭”——因为个性强,又爱标新立异,曾一直难得老师欢心。
记得小学阶段,因为有个爱看书的老爸,我蹭读了不少的文学作品,自以为饱读诗书,以致写作文时挺爱“卖弄才华”,有时会故意写一些让老师、同学看不懂的句子,故作高深。
那时班里学生多,最多的时候,一个教室里会坐上八十一个孩子,印象里语文老师从来没有评价过我的作文,偶尔有一次,她在街上遇见我的妈妈,信口说了这么一句:“你那孩子文采还可以,但是写得比较偏、难、怪,这样写,考试的时候发挥不出水平的。”回来后,妈妈把这件事说给了老爸,结果,爱开玩笑的老爸就一直喊我“偏难怪”,让我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都陷入了郁闷中,唉,看来我注定就是写不好作文的另类了。
直至升入了初中,遇到了我的恩师张永生老师,我才得以得拾写作的信心。那是在初一的时候,有次张老师布置我们写童年,要求写童年的回忆。我还记得我交上去的作文又和其它同学大相径庭,人家都在回忆童年的美好与纯真,而我可能是受当时所谓“伤痕文学”的影响,故意想和别人不一样,偏要强化童年的孤独和迷茫。我写的是童年时由于父母工作忙,把我送到农场姥姥家生活的一段经历,用“痛说革命家史”的架势,回忆的都是当时远离父母,而姥姥也忙于缝纫社的工作无暇照顾我,我一个人“野蛮生长”的故事。由于写得顺手,一口气写了三大面才罢休。写完也不检查,交了完事。
现在想起来,那作文充满了青春期叛逆少女的自怜自艾和无病呻吟,后面怎么矫情的我忘记了,只记得那一心要标新立异、夺人眼球的开头——“我的童年是个苍白的梦,那是一份难以言说的孤独”。
可是,作文发下来的那天,我真的惊呆了,不管是开头,还是正文部分以及文末,到处划满了红双圈、写了许多评语。张老师说这些句子写得很特别,富有才华,文末的评语里写着“这样的童年很不一样,却真实可信,作者虽小,文笔却很老练,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那自己都觉得哗众取宠的开头旁边,也有红笔写下来的漂亮的一行字:“开头新颖,不但定下了全文的基调,这个比喻更是绝了!”
后来,老师还专门在班里念了我的这篇作文,还把我的文章介绍给同年级的其它班级,放学的时候,外班的好友告诉我:“你的文章写得真好,我们老师也读了!”
放学了,张老师让我去他的办公室,拿出一本比三块砖头还要厚的书送给我,上面赫然印着《全国大学生作品集》。我难为情地接过来,红了脸说:“老师,这个、我可能看不懂吧……”还记得,老师当时就乐了:“你呀,怎么可能看不懂?你都写出苍白的梦了啊!拿去看吧,这是我读书时买的,书真的很不错。看不懂的地方跳过去,或者来问我都行。”说着,他还对着坐在他对面、正向我们看过来的一位老师说:“呶,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小玫同学,这可是真正的才女哦……”
后来的后来,打足了鸡血的我,成长为了学校里知名的写作达人,又因语文成绩优秀,从而带动了好胜心和自信心,各科成绩也随之好起来。初中毕业,我以年级第一加之“地区级三好学生”的成绩考入了省里第一届“三二分制”的师范学校,五年后,也成为了一名指导学生写作的语文老师,并在之后的人生路上,坚持写作,从不言弃。
我永远感谢张老师,是他小心翼翼地捡拾起我和别人不一样的“苍白的梦”,拉着我的手,帮助我把它画成了彩色的。
3
你知道吗?乔布斯也曾是个“会扭”的孩子。
前阵子,在读厚达五百四十二页的《乔布斯传》,其中乔布斯小时候的故事最是吸引我。
他小时候特别顽皮,三年级时竟然在老师的椅子下面点燃炸药!这一举动把老师吓得抽搐了,也导致他被送回家,父亲被请到了学校。
这样的问题儿童,可想而知,在学校有多不受人待见啊。可是,进入四年级,他遇到了一位叫希尔的女老师,她就是后来被乔布斯称为“生命中的圣人”之一的那位女教师。
她暗中观察了乔布期几个星期,然后,想出了对付他的好办法。
乔布斯是这样回忆的——“有一天放学后,她给了我一本练习簿,上面都是数学题,她说要我带回家把题目解出来。我心想:你是不是疯了?这时她拿出一只超大的棒棒糖,在我看来地球也不过这么大吧。她说,你把题目做完之后,如果大多数都做对了,我就把这个给你,再送你五美元。我用了不到两天就做完交给她了。”
几个月后,乔布斯不想再要奖励了,只想学习和让老师高兴。因为希尔老师知道乔布斯的喜好,常找来些小工具,让乔布斯打磨镜头,制作相机。
到四年级即将结束时,希尔老师为乔布斯做了一次测试,结果,他的学业竟然已经达到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学校允许他连跳两级!
一个曾经调皮捣蛋的问题儿童,成为了“连跳两级”的优等生,这样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希尔老师的做法看上去也稀松平常,为什么效果却这么好呢?
我想,用“会扭的扭起来”这句话来打比方,那么可以说:只有希尔老师发现了乔布斯是个“会扭”的孩子,哪怕他可能扭得和别人不一样。他有自己的节奏,有自己的扭法,希尔老师所做的就是顺应它、召唤它、激励它、鼓舞它……功到,自然成了。
“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这是写在《乔布斯传》扉页上的苹果公司广告词。乔布斯真的改变了世界,是他生命里的圣人——希尔老师用一双慧眼、一颗仁心成就了他最初的自信与成功。
有首歌挺火,叫《我们不一样》。歌中反复唱着那句的“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听起来有些莫名的滑稽,在KTV唱起来时常常会引起一阵哗笑。可是,把这句话从教育者的角度细细思量:每个孩子是真的不一样啊,有时还是天差地别,需要教育者看到这种“不一样”,珍视这种“不一样”,从而提供适切的帮助和指导。
让“会扭的扭起来”,你敢吗?这需要勇气和胸怀。
让“会扭的扭起来”,你行吗?这需要智慧和方法。
我相信,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一定能让“会扭的扭起来”!如果教导有方,让会扭的不但扭起来,而且扭得足够好,扭得足够久,扭到永远不失激情与锐气,耄耋之年还能扭上两首广场舞,那一定是一位教育者足慰平生的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