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已四年。我终于读完了你最喜欢的四大名著原著,如果你还在,我们应该会一起聊《三国演义》的故事,会一起聊《水浒传》里的人物,会一起聊《西游记》里蕴藏着我曾不太懂的人生哲学。就连你的外孙,也对《西游记》的动画片情有独钟。他问我,为什么孙悟空不能乘着筋斗云带着唐僧取西经,非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我也想了许久,大概人只有在一步步的经历和历练中才会有所领悟和成长。
有一次我回去老房子收拾你的藏书,书面上已经积下了厚厚的灰尘,而那泛黄的纸张就像是书上岁月的痕迹。我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我们家,就像我对你年轻时的事知之甚少。我也不知道在那个忙顾着温饱的年代,你是怎么喜欢上读书的。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幅你躺在稻谷堆上读书的画面,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仰头看星辰,眼里有光……
可现实是,你作为家里的老大,爷爷长期在香港谋生,小时候的你带着弟弟和两个妹妹跟着叔公叔婆一起生活,你必须承担起最重最多的农活。以前茶余饭后,你偶尔会提起以前:“以前的日子很苦,总吃不饱饭”、“以前只有新年的时候才能吃到肉”、“以前要一边读书一边耕田”……可我凭着这些记忆的碎片,还是无法拼凑出属于你年轻时的那段时光。
在一堆不怎么显眼的书中,有三本黄蓝色封面的书本吸引了我的注意,翻开一看是英文英标的书和自带的圆形磁带,没想到年轻时候的你在思想上有点前卫。所以在那个年代高中毕业的你,就像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决心要去闯下自己的一番事业。即使在我出生不久,你还没来得及好好地抱抱我,就远赴他乡。那个时候,大部分经商的人凭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现实却给了你狠狠地一巴掌,你把爷爷多年来的积蓄亏了个精光,但不服输的你回到家里又开起了工厂,一家来料的加工厂。让你没想到的是,当你在为接到第一笔大订单而欢呼雀跃时,第一笔订单却在没有收到款项的情况下被对方卷货走人……这一段段经历似乎也磨去了你的菱角和锐气,可你写的字里依然藏着一种锐利和锋芒。
在往后的很多年里,你静静地在离家不远的山头种下了很多亩荔枝树,每当荔枝成熟时,还没来得及好好的品尝便卖了去偿还银行的利息。你也总算是找到了人生方向,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日子里料理着这些荔枝树,除草施肥……这些都是我妈在这些年细细碎碎地告诉我的。我妈总说,你虽然脾气很大,但你很心善,一辈子总顾着别人。所以,你种下的那几十亩荔枝树也在城市化的这十几年间让我们家有了些积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其实,你是知道的,相比起我妈,我和你不算特别亲近,我们甚至连合照都很少,但还是有一些片段我至今难忘。2013年底,我即将大学毕业,你给我买了人生中第一辆车,你说希望它可以陪着我去看更大的世界,而今它已经陪我走过了第十一个年头;2018年年初,我们一起坐上了和谐号去广州就医,我们并排而坐,投入地聊起了生活中的日常和一些往事,你总是提起小时候的我们是怎么黏着你,可长大后却逐渐的疏离……你的声音里夹杂着火车快速前进的轰鸣声,让我分不清是真实还是幻想,我多希望时间能够永远地定格在这一刻。
如今,站在你离开的第四个年头去回望过去的点滴,我的心境好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强烈的悲愤和抵触情绪,我想我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力量去接受它。
在这四年间,我还是会时常点开你的朋友圈,看着你在朋友圈留下的那一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听户外鸟声”,总能让我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处事的豁达。偶尔,我也会点开我和你的聊天话框,给你发再也收不到回复的信息,分享生活中的值得我记住的小事。
在这四年间,我读着你喜欢读的书,去走你走过的路,看你看过的风景,尝试着去了解你的心境……我也在一点点的写下我们的故事和回忆。在浩瀚的宇宙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一直很平凡,渺如沧海中的一粟,可我们都曾是彼此的世界。在这里,我写下的一切,只为留下我们曾来过的痕迹。
龙应台的《目送》,有一段很经典的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我也一下子活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就像我们之间曾经无数次的目送、转身告别,而这一次,你在梦里告诉我,不用追。
“中年人的沧桑中有一种无言的伤痛,目送生命的逝去,目送生命的远行,只能目送,无法挽回”,有时候,我们得学会说再见。
四年了,不长也不短。回望来时的路,有时风雨有时晴……而时间也终会化作风,把一切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