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开始会分享一些关于新手妈妈面对新生儿护理上的问题,当然很多也都是我经历过的事。
小月龄的童宝是超高需求宝宝,每夜都让我徘徊在崩溃边缘,甚至于曾经有过半夜一个人跑去阳台哭……后来意识到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我早晚得歇,所以开始接触循证医学,认真学习儿科知识。深入学习以后带来的是淡定从容,不懂的事就交给医生,育儿不能太焦虑~
.
小月龄宝宝吐奶是很常见的现象,由于宝宝胃成水平位,食管下端的括约肌比较松弛,当出现喂养过度或喂养姿势不正确时很容易造成吐奶。难搞选手童宝也经历过,第一次吐“酸奶”真真实实吓到了老母亲~好在次数并不多,也算是让我见过了“世面”。
.
约50%的新生儿都会出现吐奶现象,这其中85%的宝宝吐奶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正常吐奶不需要紧张,通过拍嗝、竖抱等都可以安抚宝宝,并不会影响宝宝情绪和健康。需要注意的是,区分吐奶和呕吐,这里做一些对比说明:
【正常吐奶】
1.医生会告诉宝宝有胃食管反流存在
2.症状出现较早(85%宝宝在出生1周内出现)
3.症状可持续数天或数周
4.大部分发生在喂奶过程中或喂奶后短时间内
5.主要发生在1岁以内,吐奶时没有用力
6.吐奶时不伴随哭闹或疼痛,不伴随腹泻
7.宝宝表现为饥饿,精神好,行为愉悦
.
主要症状:
打嗝时常有少量奶液吐出
过度喂养时,吐出大量奶液
.
【呕吐】
️宝宝表现很不舒服
️抗拒吃奶,身体打挺
️呕吐物中有血丝
️呕吐物中有绿色(胆汁)、粪渣
️近1-2天才出现的症状
️起病于出生后2周-2月
️宝宝外观或行为表现病态,可伴随腹泻
️呕吐用力,呈喷射性
️呕吐后表现饥饿,要求哺乳(饥饿呕吐)
.
呕吐可能原因:幽门梗阻️️️
长期后果:体重下降和脱水
治疗方法:外科手术
.
以上图文分享了关于吐奶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大家按需了解,详情翻图~
.
下次更新预告
《新手妈妈不焦虑|正确认识新生儿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