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的小说,我没看过,但是一本《小说课》足够我记住他。他对阅读的理解是我没有读出来的,不过这不要紧。在他的带领下,我对阅读理解又更进一步。
我对于他谈写作是很好奇的,所以就有了今天的一篇文章。
他认为怎么样阅读才是最好的。
1.
他说到,进入一本小说,你第一感受到的就是冷和热。每个人有他的基础体温,每位作家也有他的基础体温。
巴金是带着一片赤诚之心去写作的,他是滚烫的,难得是他一辈子都是用这样的赤子心在写作,他把不忘初心做到了极致。张爱玲和鲁迅的文章是冷冷的,但是两人的冷是不一样的。张爱玲的冷是从骨子里来的,让人害怕。鲁迅的冷是克制的。
2.
他谈到《红楼梦》的一个细节。在秦可卿快要死的时候,王熙凤是表现的很伤心的,但是出了门,她就被院子里的风景给吸引了。这能看出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人是可怕的。《红楼梦》之所以那么经典,是因为它里面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3.
毕飞宇他是推崇阅读应该要慢一点,再慢一点的。花几年读鲁迅,花几年读《红楼梦》和一年读100本书是有本质区别的。多花时间读一本好的小说,你会读到更多的细节,看看大师是怎么处理细节的,你也不会写起来手足无措,不知写什么。
这点我是很有体会的,我一年不读100本书,50本还是要读的。我读以前读过的书,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以前读的书,我以为我还记得,但是读着读着发现完全不一样。你读一遍根本就记不住小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你跟一个人见一面,你根本无法了解一个人一样。读书也是这样的,对于一本喜欢的书,一定要反复阅读,这样你才会对一本书有更多的认识,更多的了解,那写自己的文章你才能拿来就用,就是这个理。
写作又该注意什么呢?
1.
写作以小见大是比较难的。王安忆在一篇散文里说到,北京是“以大见大”,上海是“以小见大”。她对自己作为上海人是很骄傲的。《促织》只有1700字,但是毕飞宇用17000字去说《促织》的格局,说明它的格局是很大的。我理解的是它背后包含的东西是很多的,绝不像表面上说的那么简单,具体的要读者去一点点的琢磨。
2.
一个艺术家,要让自己的感受符合实际、接近真理,最好克制,尽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温度,尽可能地用“人”的姿态说话,而不是以“情人”的姿态说话。
我不写这篇文章,我也不会知道的更多。写文章还是要有所克制的,尽量让自己没有偏见,也不带太多的主观性在人物身上,我是这么理解的。
总结:
以上可以看出,阅读和写作的紧密联系。你想要写作,阅读是不可少的。
多读多写,对于要写作的朋友来说,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