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加入007的第二篇文章,我是逼自己写的,通过写作才发现,说与写之间的距离还是挺大的,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今天还是接着谈《孩子的问题大多源于父母的影响》这个话题。说一个例子,这是一个家长的成长历程。这位母亲从小很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不敢想自己可以成为什么,结婚后时刻担心自己的先生是不是爱她,她很爱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也越来越疏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位妈妈从记事开始,就经常听到父母互相指责,她好像就是父母的出气筒,她经常感觉得自己没有用,什么事都做不好。而且她的妈妈从没有肯定过她,她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是在这种自卑和缺爱的环境中长大,她的妈妈不知道如何去爱孩子,她延续着父母的做法,也不懂得爱孩子和先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爱孩子,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她越来越不满意,所以就打骂、指责孩子,这样,孩子就越来越疏远她。先生呢,由于这个妈妈没有安全感,她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先生,不让他有自己的空间,以为抓住人就抓住了爱,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的先生也推了出去。
通过分析大家会发现,这位妈妈不懂得爱是受到其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父母本身缺乏爱,让孩子生长于一个缺少爱的家庭,就会使孩子也失去爱的能力,而且这种方式还会传递到下一代,因为原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环境。所以在教育孩子方面,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原生家庭环境,显得相当重要。
学过心理学的朋友都知道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其次是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些是较高层次的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也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孩子们满足了爱的需要后才会向更高层次的需要前进。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多数父母都不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孩子。社会上有些妈妈,通过放弃自我来爱孩子和先生,为他们做好吃的,做家务,像一个保姆那样照顾着家人,然后又因为自已的付出没有从孩子和先生那里得到回报而不断向他们索取爱,一旦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就会变得生气、愤怒。这是对孩子和先生最好的爱吗?显然不是。还有些父母以爱的名义向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的爱也不是真正的爱,是有条件的爱。大家说,这样的爱对孩子来说是爱还是负担呢?这样的爱是需要还是不需要呢?那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呢?
我认为,父母首先要懂得爱自己,爱自己内心才会富足,才能真正懂得如何爱去别人;其次,父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自己的妻子,母亲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自己先生。让孩子在这种有爱的家庭中成长,父母把这份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活出爱,孩子又能这份爱传递给下一代。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家庭环境是父母活出爱,孩子传递爱,让爱在延续。
说到这里,就更要说明一点,如果家长的原生家庭环境中爱不够,又想给下一代带来更好的环境,那就需要各位先改变自己了,因为我们是我们孩子的原生家庭,要想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那我们就必须改变行为方式,改变语言模式,从观念、情绪、行为、语言等方面改变自己,相信自己1%的改变能带给孩子99%的进步,带着爱去欣赏孩子,发现孩子,成为能发现孩子天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