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马克思《资本论》
几年前,我还是奥地利学派的信徒,阅读《通过奴役之路》,订阅铅笔经济研究社。那时候的我,一定觉得马克思的这句话是缺乏逻辑的——既然自愿交易能让双方客观上更好,那显然交易越多,社会总福利越多:即使资本家获得300%的利润,那他们也同时为其他人带去了同样的效用。
真的如此吗?现在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些理论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球形鸡”,而现实世界是有阻力存在的。
因为问题在于: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交易,尤其是当它遇到一个词:垄断。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垄断都会削弱福利,经济学教科书中对此有详细的分类。但这篇文章里,我想用接地气一点的分类:垄断分为企业家造就的垄断和资本造就的垄断。
前者的典型例子是微软在PC操作系统上的垄断:比尔盖茨掌控着微软,而他是企业家,因此即使在微软如日中天的时代,微软也仅仅敢捆绑IE浏览器,还因此差点被拆分。
后者例子太多了,而最近的一例,可能是一家处在风高浪尖的互联网公司——滴滴。
滴滴合并了中国Uber,基本垄断了网约车市场——事实上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滴滴没有它的比尔盖茨:掌控它的不是企业家,而是BAT和大银行,掌控它的是资本。
资本是没有感情的,它客观地存在,仅仅是为了追求当下最大可能的利润——它不仅能“践踏”法律,甚至追求建立自己的“法律”。
别误会,我并不是说滴滴的众多股东都是为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当众多资本纯粹的联合起来,就已经与“人性”无关——就像七龙珠里那个吞食同类的布欧,它变得“纯粹”起来——只追求自身最大化。
再来看网约车,最初大洋彼岸的想法很简单:美国的汽车有96%的时间是闲置的,而很多人需要时却很难打到车,那为什么不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两者?分离使用权和所有权,让闲置资源利用起来,就能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这边的“Uber们”追求的似乎是另一条道路:用资本的力量,做一家超级出租车公司;一旦形成垄断,就开始“收租”——直到利润最高的那个税率。
还记得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课吗?垄断通过利润最大化的手段,吃掉消费者剩余;因此带来的总效用不及自由竞争。
然而在现实中,这种资本垄断的另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它是“非公有”的。
几乎所有人都呕病公有企业的垄断、效率低下和种种裙底关系。但这个时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企,至少有一层“国家性质”的无形约束,让它难以肆无忌惮。
以交通为例,虽然火车票、出租车费用也在涨价,但相对于通货膨胀并不为过——甚至它们还需要听证会等形式的“遮羞布”。
资本没有遮羞布,垄断市场的网约车涨价、调高佣金、“优化”算法,永远不需要听证会。
前几天,在一个下午5-7点拥堵的北京某地,不到两公里的路程,滴滴把快车价格调到平时的三倍以上,比之前高了一倍——在正常的下班高峰,这样的调价不会带来路况改善,仅仅是测试多高的价格能抓到有最大支付能力的那一小批人。
再前几天,我遇到了快车司机在没接人的情况下,选择乘客已上车并开始计费;我着急打车,于是打电话让司机取消订单(这样才能继续打车),对方说不能取消;没办法打客服,好不容易连上线后客服开始推诿;接着投诉,继续不管不问,后来甚至连写的投诉记录都消失了。
不过没关系,这家公司已经垄断网约车市场,出租车更难拦了,所以你还得继续滴滴打车。
这家平台的未来似乎已经展现:一家中国内地最大的出租车公司,一家善于“最大化利润”的行业垄断巨头——与科技没多少关系,更与共享经济无关。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会怀念还能拦到平价出租车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