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 «小马过河»,至今记忆犹新。特别是现在做了父母,又学了心理学,更为老马的心大而敬佩不已。
我和儿子的相处和成长,需要更加的向老马学习。对儿子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放手,多一些宽容,多一些......
孩子从小跟着我,没有离开过身旁,甚至怕他离开我的视野。记得他八岁时,有一个周末跟同学出去玩,早上走了,下午还没有回家,我一整天心都提到嗓子眼上。虽然那时他已经读四年级了。那时,他没有手机,无法联系。
我跟同事说,因为他的女儿也一同去了。它宽慰我说,没事的,孩子总是要离开的,要相信他。听了他的话,我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些,好受点。但是还是忐忑不安,直到他回到家里,我才放下心来。也许,那时他爸爸不在家,我的整个心思都在他身上吧!以至于,一离开他,我便会心神不宁。总担心他这,不放心他那。经常被别人的言行举止下一大跳。
就像小马过河时,听到松鼠说:非常危险,千万不能过,曾经有伙伴在此淹死。可老牛说:水浅得很啦!刚沒小腿,随便过。小马很是为难,不知道听谁的。
智慧的老马没有直接告诉小马结论,而是让下马自己去试试就知道了。小马试过了,即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
如果当初老马不放心让小马过河,不让小马自己去试探着过河。而是拉着小马过河或者背着小马过河,下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自己学会过河。
当然,老马是知道那里的水深水浅的,它是有掌握的,才让小马大胆的去尝试。毕竟还是小马嘛!老马就在旁边给他信心,给他鼓励。让他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如果是大江大河,估计老马也不会让小马随便去淌吧!肯定,老马还在旁边提醒小马小心过河,别轻信他人的话。
我是个自信心不太足的人,自己对自己这点不满意。不太敢自己独自去尝试新的东西。我努力去相信孩子,也希望他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而孩子爸爸跟我不一样,也许是他从小成长的环境的缘故,他总是不相信一切。总是把事情往坏里想。我就很不满意这个。不管什么事件总得去尝试才会有希望成功啊!不管做什么,还没开始他就一瓢凉水浇灭了。而我又是最在乎他的评价的人。可是,儿子不一样,他总跟他爸爸对着干,以至于父子俩互相轻视。
也许,这个跟我有关吧!因为他总是贬损我,我也就不是很崇拜他。以牙还牙,看不起他。虽然有些事情或者有些时候心里还是认可他,嘴上也不会说。
我是个很情绪化的人,儿子很客观,很正直。有时候虽然会让我难受,不过还是认可他的这点。
其实,孩子过的是他自己的人生,不是我们父母的人生的继续。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孩子能出类拔萃,出人头地,是因为不接受自己的平庸罢了!有时候我在想,我自己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我自己的愿望,而寄希望于孩子呢?
最喜欢一句话:讲给他听不如做给他看。以身作则,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