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语文老师

[郑重声明:作品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初入岗位的年轻人,总是愤世嫉俗,总是充满事业理想,充满改革锐气,身体力行,鞠躬尽瘁,然后从“少壮派”磨损为“骑墙派”,直至变成自己最初鄙视的“躺平派”。新来的女老师自称取得了语文教学组的支持,积极推行语文教学改革。她的“第一把火”,是暂时抛开课本规定的范文,大讲特讲她所崇拜若狂的课外作品,便有点“超纲”。比如她大讲特讲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一首著名的杨花词,据说是他谪居齐安时写的,让我们倍感亲切。一场杨花柳絮的漂泊,被写得如同一场缠绵悱恻的爱情。古典文学、苏轼文学研究,是她所就读的地区师专中文系的强项。她的讲法是那种细密的、琐碎的、尖锐的、心碎的、迷离的、感性的文学赏析式的,而非课堂惯用的三段式的一套。

那天的课堂气氛出奇地好,时而安静,时而热烈,让同学们有了自己的参与意识。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她说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类似当代流行歌曲,于是自己竟然用越剧将这首词唱了一遍。我不由得叹赏她的温婉俏丽,她的多才多艺。其实,我似乎并不喜欢这首词,啰里啰唆,杯底风波。对于苏轼的词,我最喜欢单纯、简洁、含蓄而诙谐的《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同理,我很喜欢李煜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同理,我很喜欢李清照的《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我的文学心态似乎总是翩翩少年似的,喜欢单纯、简洁、含蓄而诙谐的艺术风格,像是李白的诗歌,像是齐白石的国画,也像是一个“文化巨婴”。

记得高二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古文典范,是晚明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歌颂苏州市民拥护东林党人周顺昌,集体反抗阉党东厂的迫害,表达“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思想主题。新来的女老师很喜欢,我也很喜欢。当讲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时,她停顿了一下,忽然发问:“扼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我不知道,查了一些资料,还是不明白。你们谁知道吗?”没人回答她的提问,因为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正如古人作揖、抱拳、拱手、握手、万福、叩拜、右衽、左衽、偏袒、肉袒等,如果不了解古代文化,很容易犯迷糊。喜欢古代文化的我,并未留意、接触到“扼腕”的知识点,但是凭着字面意义,情不自禁站起来,回答说是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同时摇头叹息一声。我一边说明,一边演示。她莞尔一笑,说看上去不对。用现在的理解,应该是抱拳才对。我试着抱拳了一下,嘀咕说抱拳是拱手,跟手腕没关系,是表示问候、致意、尊重的意思啊。

那天课后,我去学校侧门附近的院墙外侧休息,散步,晒太阳。那里住着两三户农家,靠学校院墙的角落,有一间红砖厕所,一棵香樟树,一个稻草垛,平时少有人来,很干净,很安静。我平时喜欢坐在香樟树下的红砂石礅上,看课本,看读物,可以独自思考问题,不被外人打扰。这里算作是我在石高时期的“读书角”。此时,我陷入沉思,反复琢磨扼腕的动作。从字面意义看,它就是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不可能是抱拳啊。据查,这个动作和典故,最早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扼腕都是先秦时期的仪式动作,不能用后世或现在的仪式动作进行解释,比如抱拳、握手。东晋王隐《晋书·刘锟传》亦云:“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从艺术直觉上说,我的看法应该是正确的。《新华词典》里对“扼腕叹息”的解释,正是“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十年后,我带着省直文艺单位的一群戏剧编导到苏州游玩,在虎丘公园呆了一会,竟不知“五人墓”即在此附近,未加探寻。集体游玩的坏处,便是缺乏独立支配的时间,容易随大流,因而“集体”实在是对“个体”的扼杀,让我此生厌恶至极。

我和新来的女老师,有着对古典文学的共同爱好。对传统士大夫所著的文学作品的热爱,潜意识中塑造了我的名士气质。在高中课本的经典古文里,张溥的《五人墓碑记》,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全祖望的《梅花岭记》,邵长蘅的《阎典史传》,侯方域的《李姬传》,扎堆出现,在我的潜意识中,增强了对明末清初那段历史的深厚感情,以及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我儿时所看的小人书《南冠草》,里面的夏完淳实则是我平生所接触的第一个晚明文人,而且他实则是一个“关系人”,因为他的老师是陈子龙,而陈子龙是张溥所领导的复社的成员,而“复社四公子”是陈贞慧、方以智、侯方域和冒辟疆。而且,陈子龙牵连着柳如是,侯方域牵连着李香君,冒辟疆牵连着陈圆圆、董小宛,四个女人皆列入“秦淮八艳”。柳如是的业师是陈继儒,后夫是钱谦益。陈继儒的好友是陈子龙,“小友”是张岱,而钱谦益的外甥是金圣叹。钱谦益与柳如是居住的绛云楼、芙蓉庄,被认为是《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陈子龙亦被认为是贾宝玉的原型,其写给柳如是的诗《春日早起》云:“独起凭栏对晓风,满溪春水小桥东。始知昨夜红楼梦,身在桃花万树中。”此人此语,恍惚明清文坛之谶语也。

柳如是,其名取自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她自幼家贫,因为一场突发的家族变故,被拐卖到吴江盛泽镇的一家妓院,训练歌姬的归家院,为名妓徐佛家的婢女。后被卖入故相周道登家,原为侍奉老母,后勾搭成奸,做了年逾花甲的周道登的侍妾,约有十三岁。因为她年幼聪慧,周道登时常将她抱在双腿上,一边耳鬓厮磨,一边教以诗词,使其渐成“少女诗人”。她不久跟周家男仆私通,差点被打死,差点被逐出周家,可能是其他一些侍妾嫉妒,合力陷害。周道登娶了她才一年,日日黏在一起,身子被掏空,迅速去世。十四岁的柳如是被赶出周家,成为松江画舫上的一名歌妓。她时常穿着男装,与众文人雅集,后与陈子龙相爱,情切意笃,同居于陈家别业的松江南楼,过上神仙眷侣的生活。元配张氏探知实情,带人大闹南楼,她不忍辱骂,黯然离去。她最后穿着男装,拜访大自己三十六岁的探花诗人钱谦益,栖居于苏州绛云楼、芙蓉庄(红豆山庄),育有一女。女儿同乳母嬉闹楼上,不慎打翻蜡烛,将绛云楼所藏书尽数焚毁,而楼上有大书柜73个,宋刻孤本多贮其中。绛云楼与绛云轩,红豆馆与怡红院,红豆树与红豆曲,芙蓉庄与芙蓉仙子,蘼芜君与蘅芜君,诸多方面显示钱柳故事与红楼故事的联系。柳如是的身上,可以见到林黛玉(擅于写诗)、薛宝钗(教导夫君)、史湘云(豪侠之气)的影子。钱谦益的身上,可以见到林如海(探花、苏州,而扬州为官应源自冯小青故事)、贾政(金圣叹犹如混世魔王,经常讽刺舅舅钱谦益)、贾宝玉的影子。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云:“清代曹雪芹糅合王实甫‘多愁多病身’及‘倾国倾城貌’,形容张崔两方之词,成为一理想中之林黛玉。殊不知雍乾百年之前,吴越一隅之地,实有将此理想而具体化之河东君。真如汤玉茗所写柳春卿梦中之美人,杜丽娘梦中之书生,后来果成为南安道院之小姐,广州学宫之秀才。居然中国老聃所谓'虚者实之’者”。其意是,柳如是是林黛玉的历史原型。

冒辟疆是神童,十岁开始吟诗作赋,十四岁刊刻诗集《香俪园偶存》,被比作初唐王勃。风流倜傥,不拘小节,风流才子,人见人爱。据考证,他一生有十几个位红粉佳人。“秦淮八艳”里,陈圆圆十岁被姨夫卖入梨园,是著名的小花旦,十八岁遇到冒辟疆,中途被人劫走,而董小宛自幼成为秦淮歌妓,十五岁遇到冒辟疆,委身于他,一起逃走,隐居于水绘园。张明弼在《冒姬董小宛传》中说,冒氏“所居凡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此乃所谓“漂亮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才万里挑一”。冒辟疆和钱谦益一样,活到了八十三岁。冒辟疆的情感经历类似贾宝玉,董小宛的气质才艺类似林黛玉,而有些红学家认为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是《红楼梦》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甚至认为冒辟疆正是其撰写者。因为“晚明情结”,我一直不喜欢满清,不喜欢满族历朝的帝王将相。虽然我喜欢《红楼梦》,但不喜欢曹雪芹本人,认为他恃才傲物,没有用处,养不起妻儿,没有钱出书。最悲催的是,我后来找了关东女孩杜做老婆,而她高度认同满清,喜欢抬杠,铸就我的悲剧一生。我后来写了《曾国藩评传》,自己的态度始终在清军和太平军之间游移不定。

高中时,我鲜明感知,晚明才子张溥和金圣叹都是“狂士”“异人”,恃才傲物,锋芒毕露,虽有高节大志,却空有一腔热血,不懂隐藏,不懂心机,最后都被小人算计、祸害,英年早逝,甚至殃及家人。一个被老师害死了,一个被同乡害死了。古代被残酷腰斩的文人,除了金圣叹,还有李斯、晁错、辩机、鱼玄机、高启、方孝孺。相比之下,张岱倒是善于周全,沉迷著述,善始善终,著作等身,活了九十三岁,写了40种书,涉及散文、诗歌、戏剧、文论、历史、哲学、博物、志书等。张岱字石公,早年过着锦衣玉食、风流快活的生活,晚年隐居家乡四明山,著述颇丰,尤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夜航船》,尤善记梦,尤善博物。张岱《自为墓志铭》云:“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此种自述,难怪有人认为张岱可能是《红楼梦》的作者,至少是贾宝玉的原型人物之一。民国名媛作家章诒和说:“若生明清,只嫁张岱。”

对晚明才子张溥、金圣叹、张岱的深度了解,我是在县城新华书店里完成的。那里有很多古典文学方面的作品和专著,至今依然如此。古典文学研究、国学研究,似乎是齐安的文化特色,覆盖文化、教育、宣传等部门,有一些知名的研究专家。这里还有苏东坡研究中心、《东坡诗词》杂志社,组织出版“东坡赤壁文化丛书”。这便难怪新来的女老师,对古典诗词了如指掌。在中小学阶段,语文老师不讲作家,只讲作品;不讲历史与人生,只讲语文知识与写作。“历史真实的苏轼”,是我后来逐渐通过阅读摸索出来的。我后来的人生遭遇,很有些像是苏轼,以及张溥、金圣叹、张岱,他们都是奉行真善美原则的读书秀才,无法适应复杂社会,容易被人利用,陷入低谷,唯有自处明志,著书立说。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校教育,几乎都是单向且畸形的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架空复杂的社会与人生,远离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境遇,害苦了很多“读书种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