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有什么越觉得自己缺什么〉
通过开班带学生,发现了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大多能够毫不犹豫交钱进班的,都是有过投资个人培训经历的。这个现象一度让我很不解——已经花钱培训过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投资。常理来论,若是培训效果好,就等于出师了,完全没有再投资的必要;如果培训效果不好,就等于上当受骗了,怎么还会继续拿真金白银出来“打水漂”。
一位学员告诉我——投资个人培训这事儿,最难的其实是第一次。一旦开了这个头,接下来就会容易多了。
WHY?第一次掏钱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经验,所以会非常迟疑——真的值吗?万一上当呢。一旦掏了钱,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到了这个时候,当初的迟疑烟消云散——相对于带来的知识收益,那点钱真的不算什么。有了这样一个经验,再看到好的培训项目,自然会比没有此类经验的人更踊跃。”
由着这位学员的话,联想到曾在罗辑思维上看到的一句话:“认识升级”比“知识学习”更重要,“回到源头”比“搞清事实”更重要——被困在某个维度里的人,无法理解上一个维度的事情,而上一个维度里的人,即便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教会他。犹如一个成人和他的孩子,明明彼此相爱,却始终难以沟通。
这是我们和他人之间思维维度上的障碍,除非低一个维度的人能够自我突破奔到高一个纬度的思维层面,否则,永远没法实现真正的交流和对话。
从这个角度再来想投资自己这件事,就更容易理解了。懂得投资自己是学习提高便利途径的人,不用过多诱导,看到机会就会主动跑过去。对投资自己重要性没有透彻认识的人,即便游说者口沫四飞,让他往外掏一分钱,也如股上割肉。
更深层次引申一下,会发现一个更为广泛的规律:越有什么的人,越会觉得自己缺什么。越没什么的人,越觉得自己啥都不缺。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越是有钱的,越会觉得自己的物质基础很薄弱;越是已经进步神速的,越觉得个人提升速度太缓慢;越是勤奋的,越觉得自己的努力份额还远不够;越满腹经纶的,越觉得自己学识浅薄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太多太多。
这样的“不够”,旁观者看起来往往觉得难以理喻——明明已经比别人强那么多了,怎么还这么不知足,太贪心了。
是真的贪心么?还真不是,旁观者之所以不理解,是因为他们和这些当事人没有站在同一个思维维度上。换言之,是思维维度的差异决定了理解力的不同。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某某企业家已经资产几个亿,却还要天天殚精竭虑四处奔波。老百姓的思维中,已经这么有钱了,何苦那么拼呢,即便现在什么都不干,这辈子也衣食无忧了。
这种观点,没有一个企业家认同,他们之所以会觉得个人所拥有的一切还远不够,不是本性贪婪,而是站位不同——立在有钱人那个层面放眼出去,巨贾大牛太多,需要开拓的市场也太大,自己那点资金,真的算不了什么。
企业做的越大,眼界就会越广阔,自我的渺小感就越强烈。
这才是“缺”的真正根源。
同理,越是进步神速的,越会对“进步”二字有热衷,这样的前提下,触目所及,看到的都是比自己更高更快更强的,成就更完善自己的欲望自然愈发强烈。
越是勤奋的,越会对时间的把握有敏感性:这几分钟可以不浪费,那半个小时也可以做点什么——就像庄稼人常说的话,眼里越有活的人越能看见活儿,而当惯了甩手大掌柜的,油瓶子倒了都看不见。
越是才高八斗,越懂得学海无涯的分量,越会有那种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的遗憾,所以,总有百尺竿头进一步再进一步的渴望。
越有什么越觉得自己缺什么,越没什么越觉得自己所缺的还挺富裕,身外世界如此,个人的内心也有同样的映照。
老话说的好,登高才能望远,对于搏击长空的鹰隼来说,视野再广也不可能看尽整个苍穹,而常年累月坐在井底的青蛙,它的大脑图谱中关于蓝天的印象,从来只是井口那有限的一点。
提高自己,不妨先从突破个人较低的那个思维维度做起吧。
公开课第一课,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当年是如何走上写手这条道路的。我更想让大家知道的是,在走上期刊写作这条道路之前,当年的我其实就是现在的你们。既然我能从当年的自己进化到现在的我,那么,大家也请坚定一个信念,只要你愿意跟随我的脚步一直向前,早晚有一天,你们也将有同我一样的华丽逆袭。
实话说,如今的纸媒阵地是不怎么景气了,可即便在这样的状况下,每月随便写几篇稿子,几千元的稿费也是易如反掌的。
而且,在我看来,无论纸媒阵地如何没落,好的文字永远是市场的。像最近我的公号,接连收到过好几笔一次性打赏200元的赞赏。随着公号的影响力越做越大,其他的生财之路也不断出现。
这样的亲身经历让我明白,无论阵地如何变迁,如果你能始终写得一手被人喜欢的文章,解决生活的温饱绝对不成问题。
所以,对于我以及亲爱的诸位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坚定信心树立雄心,势要在文字之路上有长足进展。二是演习技艺不断精进,努力提高自己的基本功。
说到写稿子,这些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可以有那么多素材可写。
别人的提醒中,我认真想了一下,好像确实是嗳,最多一年发稿量将近400篇原创。一天一篇还要多,所有情节和素材都不能重复,这其中得多么庞大的素材库,身在其中时感觉不到,等到跳脱出来蓦然回首,暗暗吃了一吓。
★
写稿子这些年,发稿量已经超过两千篇,这么多的文章,那些素材从哪里来呢。
两点:阅读+生活。
给期刊写稿子的时候,我每天的生活基本就两大块,看杂志+写稿子。刚开始看杂志的时候,是看热闹,一个故事别人怎么写,一个词汇别人怎么用,觉得他人用得特别好的,词汇要摘录下来,故事的架构也要COPY一下。这样的时候,基本处于照猫画虎的阶段,学得只是皮毛。一直读一直读,量变渐渐带来质变,阅读量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一个人会突然“开窍”,不再只关注“热闹”,而是突然触摸到作者写作一篇文章时的那种起心动念。比如,写婆媳关系,人人都知道这是一种“天敌”关系,但是,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故事,有些故事,写得那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而就在为别人的稿子“惊艳”的同时,你心中时常会产生那样一种沮丧——“这种感觉我也有啊,为什么就没有写出来。”或者“这种事情我也遇到过啊,怎么就没有想到写下来。”
刚开始,我认为是自己大脑不够灵光,写多了之后才发现,是写得太少思维力不够开阔。
持续长久走心的阅读,久了,会产生一个特别奇异的现象,一篇很普通的文章,脑力足够活跃的时候,你能够从中找到好几个素材生发点。这些生发点,就像一个可以无穷辐射的原点,藉由它,可以迅速展开另外一批的故事。
我有一个习惯,阅读的时候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有所启发时就要记下来。运气好的时候,一本杂志看完,能够出来十多个素材点。十多个素材点,就是十多篇稿子。这样的话,一个礼拜都有的写了。
当然,不是所有杂志都有这样的启发,我个人的感觉是,如果想从阅读中寻找素材点,文摘杂志要好过原创杂志。
原因很简单,文摘杂志遴选的一般都是比较精华的文章,这样的文章里,故事一般都有代表性。在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中,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特别能打动人。由着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你可以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到自己熟悉的人或者事儿,进而就有熟悉的素材点自动跳脱出来。
★
★
当然,通过阅读杂志累积素材点,只能是一个启发。这个启发的背后,还需厚重生活的积淀。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于每个人而言,时间的长度都是相同的,但是,自从开始走上写稿这条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相同的时间段内,走心的人经历的生活张度和不走心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同样一些人,同样一些事儿,有些人过了就过了,有些人却因为带着发掘探究的目光去留意,眼前这个世界之外,又发现了崭新的大世界。
这个崭新的大世界,对于我们这些专门从事写作的人来说,万分重要。
多年前,看到过王朔一篇文章,这哥们谈及自己这些年的沉寂,说了一句貌似玩笑的话——这些年所有认识的人都写了一遍了,没法再老皮老脸地重写第二遍了。
我对这句话真是有着发自肺腑的心有戚戚。
写稿将近九年,回头盘点一下身边那些熟悉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曾是我故事中的原型。其中,尤其我的家人,她们差不多就是成全我的最大的素材库。我家先生有句常挂在嘴边的玩笑话——这些年你编排我赚了多少稿费啊。
确实一点说,几乎百分之八十婚姻关系的稿子,里面都有我和先生的影子。人是同样一个人,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故事,全赖生活所赐。今天发生一件事儿,明天又发生一件事,所有这些事儿,都可以成为向外生发的一个原点。
同样的人物原点,还有我的父母,孩子,手足,同学,邻居,同事,等等,只要一个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你在这个社会中就总会有交集,所有这些交集点,都是我们的巨大素材库。
如果你感觉这个说法有点玄虚,那不妨再回到杂志上,看看其他作者写过的故事,是不是令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然,文学作品不可能原封不动的照搬生活。文艺创作概论早就讲了,艺术要来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有心的留意观察生活的同时,还要具备提炼升华你所看到的表象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功力。千万不能有一口吃成胖子的想法,循序渐进地,一点一滴地摸索,但万变不离其宗,阅读+生活,这是所有厚积薄发的根本点。
今天所提及的这些,已经领略到个中窍门的,估计一看就通了。而对于一些写作新手而言,可能听完之后还比较迷茫——到底怎么找那个生发点,以及如何才能触类旁通地从身边人身上汲取素材。我的答案是,抱持这种疑问去学习吧,当你的学习量累积到一定程度,可能某个时辰,突然就恍然大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