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房间被杂物堆满,被挤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我们呼吸着灰尘与螨虫,身体因此而变得槽糕时,为什么我们仍不愿放弃那些堆在家里的垃圾?答案是我们的想法。我们觉得嫌麻烦、舍不得、觉得以后会有用,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因东西越来越多而越来越麻烦,舍不得的东西却总是要么给自己带来麻烦,要么从来没有用上过。这是我目前,或许也是很多人的房间现状,所以我没有资格来指责这一切,我只是想尽力去改变,同大家一起。
行为是与思维挂钩的。我们总是把房间堆满杂物,我们的思维与此相适应,也是处于混乱中。我们总是决心要扔掉某样东西,却总是一拖再拖,最后忘记了这样物品。我们是在否定和忽视这些物品,同时也是在否定和忽视自身。我们强求自己去坚持用那些实际上并不适合自己的物品,让自己处于不舒服当中,我们是对自己自卑,物品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用来给我们服务的了,而是我们被物品强迫。这样,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生活中,是不是总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即使自己并不想帮忙,总是忘记和别人的约定,自己的时间总是被一堆杂事侵占,总是感怀过去或是担忧未来。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状况,我从《断舍离》里面了解到的,从自己的行为当中,反映了自己怎样的思维。
但是我同时也了解到,通过断舍离的行为,扔掉那些垃圾,重新整理自己的小窝,尽可能制止自己去买那些并不需要的物品,我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让自己的心情更加轻松,更加舒适,心态更自信,与人交往会在照顾自己的前提下接受别人的请求,关注当下,对未来充满信心,遵守约定。我已经想清楚了自己为什么要进行断舍离,不仅仅是为了让房间看起来更加整洁,而且,还有让自己改变思维。
最后,摘录一段《断舍离》里面的文字:
基本来说,让房间乱七八糟,把房子搞得一团乱,粗暴地随便乱堆东西,就相当于赋予了自己否定,自卑的能量。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蔑视自己,甚至潜意识里充满了完全意识不到的羞耻感。过不了多久,能感到不快的大脑回路也变得麻痹了。这么一来,就彻底分不清是因为房间乱才羞愧的,还是因为羞愧才让房间变乱的。把房间搞得脏兮兮的人也一样,多数都有自我惩罚的倾向。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是这样,那首先就得承认这种现状,这是完全能够做出判断的。而且能够做出改变的,也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