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社会来了,怎么养老?

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2%。按照联合国标准,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超过7%即为“老龄化社会”,14%以上为“老龄社会”,超过20%为“超老龄社会”。这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老龄社会”,而个别城市实际上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甚至超老龄化社会。

老龄社会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少子化和低生育,人口负增长;二是人口作为生产红利消失,作为消耗增加;三是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过剩拐点,住房将回归消费品属性,四是社会养老负担明显。

老龄社会的老人

2021年全国平均预期寿命78.2,北上、深圳等一线城市更是高达82岁,七老八十是一种普遍家庭,那么养老就从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偶然,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必然,而养老必须要面对:不挣钱还花钱!不知道要花多少钱?不知道要花多久?所以养老之前,要准备钱,关键是准备多少钱?

那么养老需要花多少钱?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钟伟在《英才》杂志发表文章称,类似京、沪、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预备1000万元养老也未必够。其实养老绝不是有个老房子住着,有笔退休金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真正困扰他们的是进入65岁后各种基础病长期积累和疾病高发,需要有人照顾,而子女没有时间的矛盾。央视新闻周刊曾经做过一期调查,结果是:中国老人平均8年带病生存,养老的困境主要在“医”而不是“养”。就现在退休金的水平来看,商业养老金的普及率来看,请人照顾根本不够用。

来自《维度》的调查结果显示:75.9%的95后认为自己养老需要50万以上的费用,其中,51.77%的人认为养老费用会超过100万,而31.03%的人养老费用更是在500万以上!而其实这些人只是想象,没有算过。我们仅以20年一日三餐加一点通货膨胀,20X3X365X20=438000元,老两口就是接近90万。这还没有算旅游、养宠物等精神需求和护工服务费用。

养老费用的估算

所以20年前认为10万就足够养老,10年前会变成30万才足够养老,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过了百万,而随着年轻人少,老人多的情况发展,体面养老需要500万+!

说到底养老本质就是花钱,手里有一笔钱才能心不慌!这笔钱最好是跟退休工资一样,最重要是安全;每个月都有,而且越来越多,有一定收益性;而且只能增多不能减少,股票、基金不合适;还不能一次性都放自己手里,防止被骗,银行存款不合适;年纪大了万一走的太急,要按照自己意愿安排,不要导致财产纠纷,房产遗嘱也不合适。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金融工具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强制储蓄,像医保社保、贷款月供一样,有个强制性的制度,每个月或者每年必须存下一笔钱。

二、安全性,不管经济发展、公司经营不善、倒闭什么原因,都能保证兑付。

三、收益性,不管经济环境、经济周期、甚至国家负利率变化,有保底收益保障资产增值。

四、流动性,家庭、企业应急救困,随时可以提取部分现金,

五、长期性,没有时间限制,活多久领多久,一辈子不用愁。

六、传承明确,随时根据自己清醒时的意愿确定财产分配,专业机构执行,避免纠纷。

普通金融工具了解

对于养老的钱,还有什么要求,各位亲们,不妨留言探讨,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