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术语”乱语文

读刘飞《语文教育术语体系构建尝试举隅》

      语文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人人都用自己经历过的语文学习过程或是调动自我的全部经验来解释。

      语文,是一个综合性词语,在语言学家那里是“语言文字”,在作家那里是“语言文章”,在演说家那里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同职业的人择其所需来解释、推广、界定“语文”。

      语文,是一门学科,且也有感情。老师把它当成安身立命、教化他人的手段,小孩子在这种手段中传承前人之道义、追溯民族文化之魂魄,一些孩子在与其交往中得其精华爱上“它”,另一些孩子在交往中憎恶了它孤傲的面目。

      被人们叫了这么多年的“语文”,在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人群中却是面目含糊、门派不清的一团“混沌”,是时候该建立一种体系,让人们特别是“为人师者”在言说起“语文”时,知道这个语文是学校的语文,是语文教育, 从而理直气壮的指出:我所上的语文课连缀起来就是语文课程。

    刘飞老师的《语文教育术语体系构建尝试举隅》一文,以规范、严谨的格式论文,从三个方面即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现实状况、语文教育术语研究的理论基础、语文术语体系建构尝试举隅来提出自己关于语文教育术语体系的主张。

      此文是一篇标准的学术论文,开篇提出语文教育术语的现实囧相和迫切需要,再从“术语”与“概念”的辨析入手,阐释“概念”是一个客观存在人的头脑中的究竟是怎么回事的认知表象,比如世人对于“语文”的概念,有可能是实实在在的一节“语文课”,也有可能是“语文媒介”——教材、教师、课堂等;而“术语”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是一种指称,是用特定的象征符号(语音、文字、图画等)来相应地指称某一领域内特定的“概念”,就我的理解,”概念”是具体的不同的个性的,“术语”是抽象的群体的认同的界定,如“宪法”,要形成“语文”术语,就必然是抽出个体记忆中的表象,让“语文”成为高度抽象凝固的概念。

      文中提出的术语有语文——语文教育——社会语文和学校语文——语文科(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语文”是最上位、最核心的术语,它涵盖与“语文”有关的一切只是体系,“语文教育”是由“语文”顺延下来的,是“语文”进入教育领域而产生的称谓。

      学习这篇论文,至少历清了两点:概念与术语,语文与语文教育,还收获论文写作的一个秘诀: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被人们忽略了的细节,发力研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把你观察到的告诉医生把你的担心告诉医生把你期望医生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告诉医生做好基础的屁屁护理~~ 你观察到的情况:...
    吃咖啡的猴子阅读 138评论 0 0
  • 今天进行了第二次讲座,我只上去讲了几句话,但是也还挺难受的。每次都是这样,紧紧张张的备战讲座,语无伦次的开始讲话,...
    蔡漫漫阅读 274评论 0 0
  • 作为一名职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此前读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听了很多教育方面的讲座,我觉得基本讲的都是具体的方法,而没有...
    文文妈王姐阅读 57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