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回所述区域主要在莲桥第区域。该区域中五台巷、毛衙巷周边,有着大量清代及民国建筑,上世纪五十年代还保留有日湖最后的河道。
日湖东岸,五马大宅比邻,重檐硬山,十字斗拱,一派世家气象。越人好祀,故循“前厅后堂,四明两廊”格局,厅中摆羹饭,明堂跪子孙,双廊住人口。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恩怨情仇,演绎在这深墙高院、里弄明堂之间。此间大族官家甚多,小生只少东家讲一个“文武双全”:
文,讲的是南湖诸袁。
甬上藏书重文之风,今人言必称范氏天一阁。实则此风自宋以来源远流长,袁氏一族便是翘楚。袁氏四明望族,宋末以降,人杰辈出。与相门世家——史氏数代通婚,互为表里,盘根错节,令甬上他族望尘莫及。而袁氏文脉重镇,则在南湖一支。
——袁韶,淳煕十四年(1187)登进士第,官至同知枢密院事,资政殿大学士,封越国公。设“贮书堂”,曾勘《九经》。北宋时,携本族袁氏(第一回南门袁氏之一支)迁居南湖之畔,彼时日月双湖及周边水面宽广,实为一湖,古称南湖。
——袁韶之子袁似道,以父荫补承务郎,官至中散大夫。筑“南园”,藏书数万卷。
——袁似道之子袁洪,官至建康府通判。亦爱藏书,寻书数十年不断。史学大家胡三省曾寓居其家30年,埋头治学,终成《资治通鉴音注》。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军自临安(杭州)南下,逼近宁波。袁洪以书藏窖中,得免,《资治通鉴音注》终流传于世!
——袁洪之子袁桷(jué),少负异才,自幼从戴表元学文章,从王应麟、胡三省学经史,从徐天民习古琴,经史子集无一不精、琴棋医药深得其理。承祖上之基,终成元代甬上第一学士!历五帝,官至翰林侍讲学士,位居二品。卒后,赠行参知政事、陈留郡公。
有元一代,科举不兴,自窝阔台至元仁宗,科举取士之法尽废六十年。延佑二年(1315),元仁宗纳袁桷等人之谏,恢复科举,并诏袁桷为殿试官。自此之后,三年一考,直到元灭。终在异族朝廷之中,为中原学士争得一席之地!
桷承三世文脉,建书楼“清容居”,藏书之富,甲于浙东。时人颂之:
四明文献,宋斯唐虞。
在元宦达,惟公一夔。
祖孙胜赏,有堂有像。
流水高山,吁嗟绝响!
全祖望评之:“袁学士(袁桷)雾蒸龙出,云归鹤破。羡遥天之清泚(cǐ,清澈),溯前辈之风骨徽,其足以征旧德焉!”
武,说的是东岸武衙。
前明驻军为“卫所制”,卫所之兵隶属五军都督府及兵部,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两百人为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为百户所,百户下辖总旗、小旗。各卫、所、旗,均为军籍世袭,其人有事从征调发,无事还归驻地。卫所开府之处,即为武衙。
——毛衙,即为宁波卫毛指挥使衙门。洪武元年(1368)置宁波卫,下设十八指挥使,毛氏为其一。元末,毛氏之祖毛彬,随朱元璋起兵。朱明立国之后,毛氏驻军温州卫。其孙毛达齐于永乐年间迁宁波卫指挥使。毛氏一支,寓居于此。有明一代,毛家五品武官计一十四人!指挥使衙门所在,得名毛衙街。
(毛衙街位于今莲桥第区块,南起莲桥街,北至大沙泥街。)
——郭衙,乃指宁波卫郭氏百户所。明初,世袭宁波卫百户郭真建衙日湖之东,下辖两总旗。郭氏族人,多聚居此处。百户衙门之前,得名郭衙巷。
(郭衙巷位于今莲桥第区块,东起毛衙街,西至解放南路,中段南通莲桥街。)
诸位,日、月本为一湖,称南湖,时至今日,依然水路相通。船家!西北向,穿湖心,过捧花桥,走平桥河,咱要:
行至水则平桥头,坐看日月相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