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谁这么说过:“许多作家的第一部作品来自于他真实的人生经历”。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规律,路内的《少年巴比伦》取材自他的人生经历。
这部作品以其真情实感动人,熟悉的情节、生动诙谐的语言、语言背后真实的感伤,都能勾起人们对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回忆。
这部小说就像是作者写给记忆深处青葱岁月的一封情书,他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路小路在戴城化工厂的一段成长经历,带我们走进了他的青春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戴城……故事从这里开始。
在作者的回忆中,那些年的事历历在目,清晰如昨日。那是个人人还都在骑飞鸽牌自行车的时代,下班铃一响,大家跳上自行车,上千号工人一起骑自行车下班,场景颇为壮观。
化工厂里拿腔拿调的胡科长、硬骨头的钳工班师傅、宣传科白白净净的大学生小毕、板着脸教育人的小噘嘴……形形色色的人在作者的笔下一一呈现,他们嬉笑怒骂,汇聚成了一幅九十年代戴城化工厂全景图。
九二年的时候,因为想读免费的化工职大,主人公路小路被父亲送到糖精厂去做学徒工。
作为学徒工,他在那里捡燃料、修水泵、当钳工。在经历了刚进厂时的迷茫和无奈,到后来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在那个没有理想的年代,他的人生除了在化工厂当工人,三班倒,毫无出路。
在那里,路小路和结拜兄弟小李扛着竹梯,穿梭在各大车间和锅炉房换灯泡;路小路因为在生产车间抽烟而被劳资科科长胡德力活擒;一介青工路小路为了心爱的白蓝,参加成人高考上夜校。
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和那些熟悉的往事把我们带进了作者成长的那段时空里,带进了他的青春。那些青春所特有的迷茫、忧郁和感伤和年轻时的朝气、欢乐、甚至叛逆都是那么真实,唤起读者的共鸣。
一幅幅生活的大杂烩,在作者戏谑的笔下,读来让人捧腹大笑,读完令人黯然神伤……我想这或许就是好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的原因吧。
路小路在厂里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直到遇见厂医白蓝。
和厂里的小姑娘不同,白蓝做事干净利落,有条不紊,说话很有分量。在工厂,她治病救人;此外,她计划周详,考上上海医科大学,辞职读研。
她做人敢爱敢恨。厂里食物中毒,却不处罚身为厂长亲戚的食堂主任,她怒摔厂办热水瓶三个。
她有情有义,鼓励路小路参加成人高考,读夜大,从而完全改变了路小路的人生轨迹。她似乎总是知道正确的人生方向该往哪儿走,并且坚定不移地向前奔去。
作者把白蓝这个女性角色塑造得很完美,很酷。在路小路浑浑噩噩的时候,她的人生有条不紊地前进着。
白蓝应该是那个年代很少有的那种女性,父母双亡的她反而自信、坚强、独立。她不是一株需要依附于大树生长的藤蔓,她本身就是一棵向着蓝天肆意生长的参天大树。
当年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感慨于白蓝和路小路的相遇和错过。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彼此,最后不得不分开,那种真实的感伤读来令我唏嘘不已。
他们就像两条小船,在河中心偶然相遇,为了不被现实的河流吞没,不得不驶往相反的方向……当时总是感慨于路小路的被动,想着当时他为什么不陪白蓝去西藏,为什么不能为自己争取一下,哪怕是多一分钟停留在她的身边?但现在想来,当时毫无出路的他也只能向现实妥协。二十岁的路小路既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而在河的中间,被现实洗的皱巴巴的,而白蓝已经上岸。他们之间,永远隔着那条河流,使路小路无法靠岸。
路小路三十岁的时候,离开戴城,坐上火车去上海谋生。他想起自己曾经去过上海,到医学院去找一个人。那个人是他人生的指引,路小路一直追寻着她的旅程,最终来到了上海。
本书的作者路内,苏州人,现任职于上海市作家协会。曾做过工人、营业员、推销员、电台播音员、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等职业,就像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最终来到了上海。
故事最后,作者这样写道:我在戴城混迹了好多年,我不喜欢这个地方,但它充满了我二十岁时候的证据……那是作者二十岁时经历的人和事,少年心事。那些回忆就像昙花在夜里绽放,静静地像在诉说。时光的河悠悠的唱,三十岁的路小路何止是想起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