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独坐在窗户旁的书桌上,手边是一杯热茶在这寒冷的冬夜陪着我,眼前散落着几本看过和准备要看的书,窗外漆黑的像块黑板,只有远处的零星灯光和不时传来的几声炮响提醒着我,这世界还活着。
每天充实的生活总是匆匆而过,一转眼就又要过年了,对,是的,明天就是除夕了。常言道,物是人非,是啊,年还是那个年,可变化的是我们对于过年的那份感觉。犹记得小时候,总是在除夕晚上就迫不及待的要穿上新衣服,总是还没到大年初一就把父母买的糖块吃个精光,总是感觉过年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可是事到如今,吃了几十年的米面把我的骨骼加长了不少,可似乎也把儿时的那份童真减少了一些。近些年偶尔也和身边的朋友们说起过年这件事,得出的一致看法几乎都是:我觉得这年过得越来越没意思了。说实在话,我也有同感,不知是自己变的矫情了还是被大家同化了,总觉得好多原来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现在变得平淡无奇了。
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增加一些生活上的仪式感能够增加幸福感。我仔细想了想......这其中的道理应该能够解释为什么快乐离我们渐行渐远。
从前我们做许多事都讲究要按规矩来、按程序来,好多事都有自己独有的一些仪式。但是现在我们追求的是简单粗暴的方式,方便、快捷才是王道。毋庸置疑,这种变化大大提高了我们生活的效率,但似乎也同时带走了我们的幸福感。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有一个场景每次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每当一个人收到他人来信时那种溢于言表的激动,这里的“他人”可能是他的家人、朋友、亦或是领导和下属,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古人能够从书信的字里行间读出对方的各种复杂的感情,字字珠玑,见字如面。现在的我们想要见朋友,没有什么是一个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解决不了的,很方便、很快捷,可是我们却再也找不回当初那种品味每一个文字的美妙体验。
联想到这些,我想不是现在过年没意思了,而是我丢失了太多生活中的仪式感,快捷的生活泯灭了从前的幸福。
试着慢下来,再慢一点,哪怕每天就一小会,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可以坐在躺椅上冥想一会,或是用心泡一杯浓茶,或是用心聆听一次大自然的声音,或者就是看看两只狗如何打架,当我们再次感受到这世间万物独有的美好时,或许,也说不定,你我又会觉得过年还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