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甘总接到一个电话,是市政府刘副市长打来的:“帅经理,忙啥呢?”语气亲切,充满着对甘总的喜爱。甘总也的确是整个财贸战线经理里面长得帅的,这个绰号由分管财贸战线的刘副市长喊出来也算是名符其实。
“刘市长,您有什么指示?”甘总笑问道。欢快的笑声衬出两人关系的亲密随性。
刘副市长没有一点铺垫,直奔主题:“小甘哪,你们公司的班子老同志太多了,我想应该年轻化一下,公司内部有无合适的人选,你好好考虑考虑!”
甘总何等聪明的人,听了话头,便知领导定有所指。现在刘市长不点明,甘总也不会去主动问。官场上,要把握分寸,关系再好,也忌讳直达内心。可以在心里猜度领导心思,但千万不要主动和领导讨论他的所思所想,一切静等领导自己去揭开谜底。“我们班子会认真思考您提出的课题,尽快提出年轻化的人选。”甘总轻松地回答道。
二
土产科李科长见门虚掩着,推开门,径直进了甘总的办公室。甘总抬起头望了一眼,尽管心中有些愠怒,脸上仍然泛着笑容。不敲门只是少了一些礼貌,总不致于因为下属的些许无理就大发雷霆吧。
甘总观察着眼前这位年经人。心里暗想,还真是一表人才,挺直的鼻梁平添了一份英俊。难怪会被市委曾书记看上,做了他的乘龙快婿。甘总一时顿悟,看来刘副市长的电话是落在他的身上。
甘总不是个急性子,下属到他的办公室,肯定是有事情要说,他习惯让来人先说话,自己总是无声地打量来人,给其制造一些压力,使其集中精力好把事情一次说清楚。李科长的唇边冒出不浓密的胡须,细软细软的,强化了年轻人的稚嫩。
“甘总,我得到一个信息,市粮油公司落实市政府食用油储存计划,需要购进一批油菜籽。”这种计划甘总是知道的,市政府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每年都会给相关市直公司下达相应的储存计划,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通行做法。尽管现在正向市场经济转型,政府依然沿用着传统方式管理经济工作。
甘总心里揣着的东西,只有当必要的时候才会先说出来。在下属面前更不会表现出自己消息灵通,往往是安静地听下属讲述那些自己知道的一些事情,他真诚的期待后面会有令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甘总柔和的目光注视着李科长:“你有什么想法吗?”
李科长从甘总亲切语气中得到了鼓励,将自己昨晚上考虑了一整夜的想法说了出来:“我们可以组织一批油菜籽供应给粮油公司。”甘总特别欣赏能够主动开辟新业务路子的人,李科长把想法一说出来,甘总心里对李科长多了一份喜爱,看来这个曾书记的女婿还行,不像是绣花枕头,还有点开拓精神,潜意识里有了通过这笔新业务的开展检验一下他的实际能力的想法。如行,可以作为年轻化的人选提出来,交由组织部门考察任用。或许正和刘市长还没明说的事情吻合在一起,如是这样,岂不是两好合一好,既算是上级领导任人为贤,李科长自己也可以身能服众。
甘总不会去问李科长如何实施购销菜籽的计划,他不愿意因自己问得太仔细束缚了下属的手脚。甘总是搞业务出身,深知一个再好不过的预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在执行中不断调整完善的。所以甘总只是简单地说道:“行,这个事我同意了,你去想办法落实吧,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
三
一个多星期了,李科长没有来汇报事情的进展,想必是遇到了困难。甘总虽然很关心这笔业务,他也不会主动询问李科长的。甘总在办公桌抽屉里找出一个小笔记本,照着上面的一个电话号码打起了电话:“喂,明生吗?我是甘盛祥!”
电话里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祥子,你终于露脸了!欠我的一顿酒该还了吧?”甘总的电话是打给粮油公司陆总的。甘总和陆总是高中同学,后来又一起读了电大。算起来,两人已有几个月没见面了,只怪两人的工作都太忙。
“行呀,下午有时间吗?到小洞天(一个歺馆)。”“好啊,不见不散!”甘总邀请得真诚,陆总答应得爽快。哥们儿的关系,哪有那么多客套。当下,甘总在心里有些膈应,纯洁的关系添了几分功利,脸上竟然有了一点赧色。甘总向来不愿在朋友之间做生意,有生意就会有纠纷,一但起纠纷就容易伤了朋友间的情谊,这次不是有心想帮帮李科长,才不会去打陆总的主意。
李科长已经到市粮油公司几趟了,他这个级别根本就到不了陆总那里,下面油料科就将他打发了。人家苏科长似有嘲讽之意:“你为我们组织菜籽,那我干什么?”一句话直接噎得李科长差点憋了气,好几天闷闷不乐地。
老婆见他不高兴,了解明白情况后,于饭桌上,跟她父亲曾书记说了这个事,也就是想让父亲给粮油公司打个招呼,帮丈夫做成这件事。谁知道曾书记一笑,一个哈哈:“我是管组织的书记,不是管财贸的市长,说不上话的。”那个时候的领导干部,一般都是严于律己,不允许亲属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干涉别人的工作,更不会自己出面直接去为亲属办不应该办的事情。
李科长见书记丈人直接给拒绝了,不敢再在家里说这个事。如果再提此事,书记丈人会看轻自己。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闷闷不乐,想了几天也没想出个好办法。自己提出来的事情办不好,该怎么在甘总面前交帐呢?这天晚上,李科长又一个人坐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想着和陆总搭上关系的办法,半天也没有头绪,心里十分郁闷,一点也提不起精神来。
老婆见他一脸愁容,有些心疼。新泡了一杯碧峰端给他:“有什么好愁的,大起胆子往粮油公司老总办公室里闯,他们还把你赶出来不成?你还是搞业务的!搞业务就是要胆子大脸皮厚。一次不行跑两次,我就不信撞不到陆总的人!”
“老婆的办法就是找一把手死缠烂打,磨嘴巴皮子。一年计划那么大的量,拼它一个车皮还是有希望的。听说货源还有点紧,那个什么苏科长恐怕是怕我抢了他的功,才拿话胀我的。”老婆的话重新激起了李科长的斗志。
第二天一早,李科长到市粮油公司后径直上了三楼,一切都异常的顺利,一个旁人没见倒不说,陆总好像是专门等他似的端坐在办公室桌前。李科长自报家门讲明来意后,陆总站了起来,热情地和李科长握了手。
一个钟头下来,李科长简直不敢相信:十个车皮的油菜籽合同,还预付30万的货款。李科长兴奋地快飘了起来,一个大单就这样手到擒来,自己也该崇拜一下自己,换了别人行吗?李科长踩着轻快的鼓点找甘总汇报去了。
四
陆总望着李科长一耸二颠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地,如不是甘总打招呼,半个车皮都不会给你!这个祥子再三嘱咐不要将此事告诉李科长,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那天晚上,明生和祥子一顿酒喝得酣畅淋漓,四只卤猪脚一劈两开码在盘中,一斤水晶牛肉切片拌上蒜泥红油,一瓶西特打开。祥子的东道,拿起酒瓶先倒满两杯,一杯放在明生面前,一杯自己端起:“明生,先干一杯!”明生没有客套,端起杯子,说了声:“干!”见两人杯子一碰,各自一扬脖子,一杯酒下了肚。酒过三巡,祥子也说完了今晚见面的主题。
明生望着祥子一笑:“你祥子也开口求人了!这样吧,只要价格合适,我收你十个车皮吧。但丑话说在头里,合同一签,数量完不成不要紧,质量不能出问题!”祥子又给明生倒满一杯酒,狡黠地一笑:“质量我跟你保证,数量上我尽量,价格嘛,随行就市。我还得提出一个要求,我们的资金计划不够,你得先预付两个车皮的钱。”
祥子开了口,明生感到不好拒绝,撇撒嘴说道:“你小子还要借我的鸡生了蛋再卖给我,算盘也太精了!好吧,我先预付你30万,但你得保证钱不能出问题!”祥子端起酒杯,对着明生放在桌子上的酒杯轻轻一碰,一饮而尽:“我办事你放心,没得钱就有菜籽,没得菜籽就有钱!”
事情谈完,祥子没有忘记嘱咐明生:“这几天我们公司会有人去找你,你安排人和他从头谈,不要和他提起我,就当没有今天这个事。”祥子为什么要这么做,明生心里自然有些不解,作为企业一把手,好奇心是不会重的:“好吧,再没公事了吧?今天好好喝回酒!”明生拿起酒瓶,给祥子酌酒,杯子未满,酒瓶就空了。他扬了扬手:“服务员,再来一瓶酒!”……
五
李科长签完合同,整个人兴奋得难以自制。回到公司就想直接向甘总汇报,走到甘总办公室门口停住了,这才想起货源还没着落。李科长庆幸自己没有贸然敲门,不然甘总问起如何履行销售合同,自己将会无语对答呢!
整个下午,李科长在土产科办公室坐立难安。收购季节已过,乡下的货源早已到了各级商家手中,自己哪里还插得进去,即使硬插一杠子,多了一道环节,还有多大赚头,也失去了做这个生意的意义,李科长是一筹莫展。
回到家中,老婆系着围裙正在厨房做晚饭,李科长往沙发上一躺,又开始冥思苦想。老婆做好了饭,才发现偎在沙发里的李科长。“你回来了,也不出个声!吃饭吧。”老婆见李科长无精打采地,打趣道:“霜打了?撞墙了?还是又吃了闭门羹?我说的办法不好使!”
“好使得很!合同签了,就是不晓得货在哪方哟!”“现在都是买方市场,还愁找不到货源,登个商情,只怕供货人打破头呃!”李科长的老婆在市高业局工作,对市场上商品的供求关系走向有些了解的。李科长是桃花源中人,有时看得还不清楚。
老婆一席话,让李科长茅塞顿开。本来在家地位就不高,单位上的事还得老婆出主意,郁闷中也不能承认自己没有想到这些办法。李科长顺嘴走马:“我已将求购信息发给《全国供销商情》了,过几天就会登出来。不久就会有消息了。”李科长脸上堆出了笑。
“那你不高兴什么?”老婆嗔怪道。李科长怎么说也有点急智:“没不高兴呀!我是在想今天在粮油公司事情办的太顺利了,真没想到,陆总像是知道我要去!我只是说了想给他们供应菜籽的想法,陆总就把合同的几个关键条款直接提了出来,优惠得不能再优惠了!我断定有人给陆总打了招呼。”
老婆得意一笑:“这还有什么好想的,肯定是老爷子打招呼了。老爷子当面拒绝我是在避嫌,心里还不是想着你这个女婿,暗中帮了你一把。”李科长经老婆提醒,一想,这个事还只会是老爷子。前几天老爷子跟他女儿打哈哈,自己心里着实有些怪老爷子呢,姜还是老的辣,帮家人帮在无形之中。
六
消息很快来了,一连几天,土产科的电话不断,要求供应油菜籽的客商接踵而来。李科长将资料经过分析整理,从中选择了几家自认为合适的。胸有成竹地向甘总汇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