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昊解读的这本《共同基金常识》据说是最简单的也最容易上周的投资指南。作者是全球第一只指数共同基金的建立者,约翰伯格。作者倡导被动投资理念,并且这种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广泛认同。在本书里约翰伯格不但阐述了被动投资的理论,还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和实证。谭昊用分了三个部分解读了本书。第一,认识什么是被动投资,以及该怎么做;第二,一个合格的基金投资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自我修养;第三,伯格的投资理念该如何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第一,什么是被动投资?被动投资既不选择股票也不选择时机,用最傻瓜的方式买入一篮子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不动。这种方式的投资收益率往往不比专业的基金高经理差。那被动投资应该买什么?作者认为应该买指数基金。股票市场的指数是由某个第三方机构通过选择多只股票按照一定的权重人为的方法计算出来的。买这种指数基金,可以一件买入,不需要再花时间分析每只股票的形式,由基金公司来处理就可以。这样也就成为了所谓的被动投资工具。指数基金的几条好处:长期收益高,成本低,不择时。实际来看,指数基金的长期表现要好于绝大多数主动管理的基金经理。
第二,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自我修养?谭昊把约翰伯格给投资者的若干条规则和建议总结成了三点。首先是不要迷信基金的历史业绩。因为历史业绩不代表基金的未来发展。但是也不见得说历史业绩就没有任何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历史业绩来看基金经理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基金经理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另外,也可以通过历史业绩来排除风险较高的基金。其次是要懂的资产规模和业绩的反比效应。也就是资产规模大的不一定好。最后一个合格的投资者要有长期的投资规划。市场中大多数的指数短期来看有区别,但长期来看几乎无差别。
第三,谭昊讲了该如何把这些投资理念与中国的市场相结合。中国这些年的指数基金业也同样在迅猛的发展,到2018年底,指数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6000亿人民币。从美国的指数基金来看,中国的指数基金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被动投资的几个优势外,指数基金还有两个特点,它不会依赖某个明星基金经理,另外,它的设计已经具有了“优秀公司买的越来越多”的投资理念。优秀的公司买的越来越多是指当指数里的某只股票发展的越来越好,那它在指数里的所占的权重可能就会越高,那么也就意味着这只股票的份额会越来越多。
最后,谭昊给出的建议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专业技能,有两个选择来投资基金。一个是选择指数基金,但是用定投的方式来进行投资。另外一个是选择经过精选的主动管理基金。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散户占大多数,有效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