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大家一下,你所认为的整理是什么,是高级家政?是保洁?是请小时工?是家庭主妇或者家庭煮夫要做的事?其实我也曾经这么想。但是我更觉得这是一种梳理。
也有人说整理有什么用?还需要学吗?
曾经看到过一个关于整理的,网络问卷形式的小测验大家可以做一下,看看是否需要注意和整理。
“环顾一下你的家,如果你不在家,请回想离开时家的样子。
1. 面积太小,显得拥挤?是 否
2. 沙发上搭着衣服、袋子等杂物?是 否
3. 饭桌上摆着很多瓶瓶罐罐,每次吃饭都要收拾?是 否
4. 衣柜里塞得满满当当,拿件衣服经常碰掉一连串? 是 否
5. 老是找不到剪刀之类的小物件,却始终想不起来放哪里?是 否
如果超过3条打了勾,那么小心了!你的人生可能危机四伏。”
整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很多事情,看起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其实对我们的生活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习惯的力量,是一种思维模式的形成。
我之前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件衣服,虽然衣服并不多,有点极简风格的特质。
我记得中学的时候,甚至一条毛巾,如果没人告诉我可以定期换掉,我甚至会一直用下去,我的心里是没有消耗品和长期使用的物品的概念的,在我的概念里,大概是可以用一辈子或者无限期。我现在想我的这个特质可能很适合学考古,收藏古董。因为我还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喜欢改造物品,喜欢原样保留,生怕破坏掉物品原来的样子。哈哈哈。
可是我忘了,物品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而不是让人为物品所累,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当然古董类藏品还是尽力保留原样的好。
小时候因为家里孩子多,我们经常找妈妈要衣服,我爸也是找我妈要,但有时候我妈也找不到他想要的那件去哪了。
每次整理获得感受都不一样,就好像你在不停的跟物品对话,跟自己的内心对话,不断地自我认识的过程。
回想自己读大学的时候还是那样,因为教育理念不同,经常被教育要用知识打扮人,而不是用衣服打扮人,还好现在一直喜欢书籍。所以当时的自己穿的衣服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大小的胡乱套在身上。当收到别人淘汰的衣服时,内心也是喜悦的,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不喜欢买衣服,觉得自己不会买,很喜欢穿别人不要的衣服。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哈。其实大学的时候,哪个女生不喜欢漂亮衣服啊,只是在想当时不能买,等到毕业工作了给自己买。其实父母是舍得给钱的,但是自己不舍得花。因为知道父母的辛苦。
整理让我越来越认识自己,越来越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物品,自己内心是喜悦还是不悦的真实状态,而不是仅仅为了迎合呈现出来的状态。现在知道自己的衣橱有多少件衣服,多少双鞋子,哪一些是自己喜欢的心动的,就会把当季的放在当下眼前穿,当你穿着自己喜欢的衣服,不再是将就,不再是凑合,自己内心也是喜悦的,传递给周围人的感觉也是喜悦的。会变换着搭配穿,但是要利用率高,就是物尽其用。因为衣服就像纳妃,你把他们忘在衣柜里,好比打入冷宫,自然也会是有很多怨言的。
自己断断续续的学习或者有意无意的实践了一些整理的概念,但是都是碎片化的学习,直到有一天偶遇一位整理界的大咖,经指点和系统化的学习,加上自己的理解、实践和感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很好的改观和优化,我是整理的获益者,我只是比大家早一点的前行者,只要你开始行动,相信会做得更好。
整理带给我的好处:
我觉得自己人生是比较凌乱的,暂告一个学习的阶段,需要停下来进行休整了,自己什么都想要,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那么我是不是需要进行梳理呢,我希望我不仅仅是从整理家居环境开始,而是真的对自己的整个生活和状态也会有一些变化。好在我也在不停地尝试实践。对自己的了解加深了,知道哪些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哪些是真实的想法,要活在当下,感受现在的美好时刻。对自己不将就,不凑合,给自己买喜欢的精美物件。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朋友,尽量的跟家人多相处,把这份喜悦也传递给他们,带他们体验或者赠送精美礼品。影响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当自己开始改变,身边的人是能感受到的。他们从开始的观望,到也慢慢的加入实践。
由最开始的觉得很烦的时候,扔扔扔,把纸揉成一团丢掉的轻松感,但是解决的只是暂时的。而不是不得已,积累到一定时候才开始整理。
淘汰是一定要的,但是要感恩的心道别,学会跟过去说再见。有些人说我不想淘汰,可是你想过没有?淘汰不一定只是简单粗暴的扔扔扔。
比如你两手拿满东西,不把其中一只手腾空,是永远无法去拿其他想要的物品的,整理也是这样,从你开始淘汰,就证明了你要改变,要辞旧迎新,,并且会在整理的道路上越来越好。
不知不觉中竟然从一无所知,到越来越喜欢整理,也越来越喜欢家的感觉,不再是漂泊的那种感觉,而是感觉温馨。
希望大家都能整理出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