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有利于进步,谦虚有利于长久。
于个人来说,永远不要有自满的想法。自满的人令人生厌,他们在稍有所知的时候便开始侃侃而谈,从不会限制自己的言谈,也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他们求诸于自身时不易于进步,因为他们并不觉得还有什么可精进的地方。他们求诸于人又是不可能的,没有谁有能力教导一个自满的人,因为自满的人在稍有所获时便把谆谆教导者苦心规劝的嘴巴给堵住了。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好比把自己向外的大门封锁了,禁止与人再进行新的沟通。
我们在面对自己的内心时,要时刻反省自己是否有误,询问不同的状况下是否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哪个又可能是最好的。这便是对己的谦虚。谦虚了,很多大门才会向我们敞开,我们才能从这些大门内收获越来越多的新鲜讯息,从而让自己处于不断提升的境况。因此谦虚有利于进步。
有的人因为勤劳、吃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停留于远处仍在原地的伙伴们看着这些成就,并不会感到多大欣喜,反而更容易产生失落、挫败的感觉。人群之中难免有无自知之明的人,他们不会想到自己是不是有付出,有没有更加勤劳,而是对那些有了成就的人充满嫉恨。
通过勤苦而有所成的人必须学会谦虚,因为即便你没有任何动静,也能引起一些人的忌惮。更何况,当你自满于成就而表现出得意、傲慢和侮人时,原本没必要嫉恨你的人,原本没必要将嫉恨表现出来的人,因为受到了你的轻侮而对你也有所厌弃,那些原本就憎恨你的人更有借口对你进行“讨伐”。我们不太会对他人获得的成就而产生喜悦,我们只对自己的收获和他人对自己的关照才会产生喜悦。这是人心之常态,我们超乎于此的行为都是通过冷静思考后的自我克制而产生的。
谦虚并不是谦让,我们并不是要时时刻刻忍让人们。谦虚主要是一种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处事态度,它使我们收敛起内心的喜悦、傲慢,不让自己的内心因此被束缚和蒙蔽,此外还要约束轻侮他人的想法。有的人想在每个人心中都留下美好的印象,与人相处时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善意,那并不是真正的谦虚,而是一种违背人性规律的错误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