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camera trap study design: how many, how long, and when?
这是一篇讨论相机陷阱布设方法的文章。相机陷阱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物种多样性调查与监测方法,按照大多数的规范要求,红外相机通常按照公里网格的规范布设,一次调查布设20-30台相机组成一个密度为1台/2 或1台 / 的相机阵列,覆盖20-60 的面积,持续监测超过1个月/台,布设位点覆盖植被类型、海拔梯度和人类活动干扰梯度等(肖治术等 2014)。
然而,这些布设标准多来自于经验积累,虽然已经有很多研究在理论上对于相机陷阱有大量讨论,然而,仍然缺少对目前相机陷阱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鉴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物种的监测变得愈发重要,因此也应该提出适应性的方法规范。
Kays等(2010)汇总了41个热带区域的2225台相机监测结果,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抽样再分析,评估了相机布设参数对于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的影响,回答了在什么时间段布设多少台相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本底物种多样性信息。Kays的研究中,兽类物种多样性的量化数据主要为物种数、占有率和探测率,通过分析相机位点数、监测时长和季节对多样性指数的精度和准确度的影响,以此评估为了获得较为准确数据的相机布设参数如何选择。
- 问题1,多少台相机可以准确估计物种数量和物种的占有率,即抽样分析多少台相机可以获得偏离本底物种数<5%的物种数量,或者在多少台相机监测情况下,增加相机引起物种占有率的误差不超过1%;
- 问题2,相机布设后多长时间可以监测到总体物种数量的90%以上,或者经过多长时间物种的占有率和探测率误差小于10%。
- 问题3,物种探测率、占有率是否有季节性变化。
从分析结果来看,相机布设的规范需要考虑监测目标和物种特征,在以本底物种数量为主且不考虑一定要监测到罕见种(探测率<0.25)的情况下,大面积调查区域可以按照公里网格布设40-60台相机,持续3-5周,获得95%以上的物种数量及10%误差以内的物种占有率;若有罕见种则需要增加相机数量到150,且持续监测60天以上。季节性是影响物种信息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温带还是热带区域,因此需要根据物种目标判断最佳的布设季节。
本文利用重新抽样对物种的监测进行了分析,结果支持了布设相机数量、时间和调查结果的关系;并且这一研究也表明了以罕见物种为目标布设相机,确实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其他物种的调查监测,对于未来的调查监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