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休的周末花了14个小时完成了《东京女子图鉴》与《北京女子图鉴》的观赏。没有传说中的挥泪追剧,也没有太多的情绪渲染,只有偶尔剧情细节的情感共鸣和适度的小情绪。
有些话,主角说出来更有味儿:
两边都想要 — 《东京女子图鉴》
绫刚进公司时被问到是想成为叱咤职场的女强人,还是温柔可人的家庭主妇时,自信地擦着口红说“两边都想要”。
想成为能够实现经济自由的职场精英,又想拥有幸福的家庭,对男人来说,是一个正常又能实现的目标,对女人来说,却始终无法平衡。多少女孩抱着这样的憧憬进入职场,在现实的挑战下却不得不有所舍弃,至少是阶段性的放弃,被贴上性别的标签,就注定要面临抉择。
薪水小偷 — 《东京女子图鉴》
绫跳槽Gucci后的上司安小姐是个把孩子和丈夫当作成生活的额外馈赠的典型女强人,在与绫的谈话中提到“薪水小偷”这个词。
“我现在给你的薪水啊,是给能轻松做好这点事的人发的,那你不好好干的话,不就是薪水小偷吗。说着什么努力,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没有做到,也能被原谅,只是在撒谎而已。重要的是成果”。不是每次所有努力就可以成为失败的借口,不是所有错误都可以被原谅,干不好就卷铺盖走人的道理从来没有性别歧视。
熟人不多,比较自由 — 《北京女子图鉴》
北京打拼多年后的陈可事业有成,面对闺蜜好友各自已经组建家庭,不方便打扰只能独自躲在美容店,电影院,她说她做了很多自己一直想做但是又没有做的事情,人最应该学会的是和自己相处,特别是感性动物的女生。
适度悲伤 — 《北京女子图鉴》
陈可与初恋分手时,在北京的夜晚悲伤地啃着半根玉米,哭得稀里哗啦;在和第二个男友张超分手后,独自一人魂不守舍地过了几天;在与富二代于杨分手后,唱了一通宵的KTV;在和文艺渣黄越彬分手后则一个人吃着哈密瓜看了自己喜欢的《喜剧之王》,第二天照常工作。话外音陈可说到,“生活已经教会了我们适度悲伤”。作为感性动物的女生如果开始悲喜不漏于形色,那生活一定对她开始不温柔。
绫和陈可只是大都市千万女性的冰山一角,北上广深的角落处处都是精彩剧情:那些还在深圳的女生,现在过得怎么样?
小于:在深圳,人都是一样的人,只是分为有钱人和没钱人而已
第一眼看到深圳就觉得绿化真TM好,树都很漂亮,今年6月即将开始在深圳第四年,当初只是不想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沉沦下去,总觉得不做点事不干点活就是荒废时间,现在发现果然当时还是太年轻。高晓松说:后来等老了才发现,那曾经历的慌张就是青春。
华姐:在这里,我才觉得生活有味道
我初中没毕业,当初来深圳时睡过天桥,做过服务员,因为拖欠工资和老板打过架,一直到现在和老公经营着这家针灸馆,儿子刚刚大学毕业,这一路总算熬过来了。从当初小乡村到大城市,从青春年少到年过半百,我一直很喜欢深圳的节奏,在家乡妇女们忙着聊天大牌搬弄是非,在这里,大家都忙着赚钱,这就是我想一直待着的原因
小花:痛并快乐着,生活节奏快但又容易成长
我是个头脑大条的人,当初懵懵懂懂,正好朋友推荐了一份工作就留下了。觉得只要随便在深圳找一份工作,能基本养活自己就行,也没想过这个职位是否能让自己有个怎样的成长。来深圳两年多了, 这是个很开放的城市,充满新奇,毗邻香港,满足了我购物的需求,并且我还在工作之余成为了一名港代,虽赚不了多少钱但我很开心。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次组织公司同事去西冲活动,感受深圳得海是真美呀
小瑞:我不愿意离开这儿
中学喜欢的男生的志愿是深圳大学,后来他没来这上,我却在这待了5年。刚毕业条件困难,吃了近一年的泡面,点个外卖也要分两顿吃。老韩说第一眼见我不说不笑觉得很高冷,所以我平时朋友不多,更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独处成为了在深圳生活的一种本事。上一份工作由于自己的年龄在公司同级管理层中最小,也是唯一一位女性,就算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也无法获得相应的回报,所以一气之下和老板吵了一架裸辞去了心仪已久的新疆,虽些许有点损失但从不后悔。喜欢深圳的节奏和包容,还记得刚出深圳北站时的恐慌与无助,到现在虽然亲人朋友都不在这,对我来说,深圳却有一种独特的归属感。
Nancy:来了就是深圳人
来深圳9年多,当初是因为刚毕业来深圳投奔男票朋友(现在的老公和孩子他爸),加找工作。第一眼深圳看到的是城中村老鼠蟑螂满地跑,晾晒衣服挂阳台外,搭个桌子在大街上吃饭,心里充满嫌弃和质疑,这怎么能是深圳呢,不过现在城中村好了很多,也成为了一道风景。印象最深刻的是2015.3.1房价飞起来,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深圳速度。如果再次面临选择,我依然会来。
Anna:深圳不相信眼泪,留下来的都是精英
亲爱的,算了一下,04年来了,正好来的时候是情人节,记得很清楚,有种悲壮的感觉,毕竟我那么美,还单身一个人南下。为什么来深圳呀,因为同学在深圳梅林租了个房子,然后找了个华裔说要去加拿大,房子就交了1年的房租,我就来了。对深圳的第一印象?关口乌泱泱的人排队,大包小包,每个人手上拿着个进关证。每个人脸上估计都写满了对满地黄金的向往。当时我在想“哇那么鬼多少排队,有那么好吗“,记得当时入关都需要拿着女性未婚证才可以,应该是怕在这生孩子吧,在大街上要随时带着证件,不然就有被遣送回去的风险。这些年在这找工作,买房子,买车,生孩子,有一群老友,十多年,走到今天,这些印象都深刻吧。
萌萌:大家都很快,走路快,吃饭快。大家都很挤,地铁,公交,排队
我才到深圳三个月,当初来深圳就是因为一个念想:就是想来,想看看这座年轻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最深刻的事应该就是独自生病和泡在图书馆的时候,一个很凄惨,一个很满足。第一眼看到深圳,和北京上海比,并不觉得很发达(只是眼观的直接感受)很多建筑物都在施工中。时间长了觉得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比我以往去过的城市都要年轻。绿化很好,是一个相较于北方的城市更适合生活的地方,奈何北上广深一个名号在那,可能就会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吧。对这个城市有赞美有吐槽,但总体来说印象还是不错的。.再做一次选择的话,可能不会来,又或许因为什么就来了,不过那时候的心境谁说得准呢。
那些曾经在深圳如今已经离开的姑娘,她们又怎么样了呢?
夏夏:
虽然已经离开,但是在深圳待了三年多,当初是毕业就去了深圳,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家里亲戚在,然后觉得工作机会多吧。初来后的找工作是一段艰难的历程:面试很多工作没有录用之后怀疑人生,上班之后,压力很大,每一步都走的很小心。一时想不起印象最深的,有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几乎每周和同学相聚畅谈。说不出哪里好,但就是无法替代。
维尼:
去深圳快一年半,因为工作原因离开台北到那边,后来又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深圳回到台北。印象最深刻就是地铁居然安检这么严格!深圳是一个发展快速并且有活力的一座城市。所以第一个落点的深圳北就把我弄得差点迷路。现在住的地方步调会慢一些,因为大部分的人到深圳都是为了工作,所以整体起來节奏更快,更有活力,更拼的感觉。
小白:
在深圳待了差不多一年半,为了找工作才去的,后来回来结婚,就没过去了。如果我孑然一身的话,那就不会离开深圳。作为一个超级无敌宅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偏远海边小镇找大学闺蜜,拍了美美的照片,迟到了好吃的炒米粉。年轻的时候总有些事情需要留恋。总的来说,深圳是个挺好的地方,虽然累,但也充实
璇子:
我只在深圳待了大半年了,当初毕业来深圳本来是想着在深圳待几年多赚点钱再回家。后面因为结婚生子所以才离开了。印象深刻的事情太多了,因为那段时间过得很穷很苦:第一份工作做了两个月左右进了医院,还在吊水的时候老板打电话过来说要回公司开会,不得缺席,拔了针就跑过去开会,结果一边开会一边流泪。开完了会也就离开了那家没有人性的公司。在深圳的日子虽然很苦,但是熬过之后才发现那一段时间的自己曾经是那么的努力。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还是很有感触。对深圳的感受就是城市大,节奏快,还有就是没有归属感。
再做一次决定还是会去深圳,毕竟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出去闯一闯的。
这里是深圳,每天的不同角落都上演着各种女子图鉴:
有正值青春的花季少女,她们积极迎接快速发展的深圳带来的最新改变,她们紧跟大都市兴起的最新潮流,她们尽情享受各种大城市独有的演唱会、演出、体育资源,她们一边被生活挑战,一边又“挥霍”着生活。
有走路带风的职场丽人,她们早起锻炼保持好的身体状况,她们提着高跟鞋努力赶上最后一班地铁,她们吃着泡面深夜伏案加班,她们比男生更努力这样才可以在职场中得到和男生一样公平对待;
有岁月静好的温柔佳人,她们认真工作但努力生活,她们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陪在身边的那个人,她们承受着各种物业水电、孩子上学的生活压力,却更享受为最爱的人买菜、洗衣、做饭的平凡生活。
在深圳,我相信没有白走的路,天堂在左,深圳也在左。
(为尊重个人隐私,本文中的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