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能力】巧用有偿生活法,让孩子独立肯动脑

    有偿机制生活法:  比如,想激发孩子做家务的动力,可以尝试使用积分制度,积分达到多少,可以兑换一个礼物,这样还能锻炼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有偿生活机制的目的?调动他们的生存积极性,培养责任感,打破不劳而获的思想。

      如何在家实施?1.要与孩子开一个正式的家庭会议,增加仪式感,公布规则,让孩子感觉是个严肃的话题。2.从小剂量家务开始,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务中,原则上多数以帮助大人和完成自己分内工作为主。3.当孩子们完成指定的工作时,家长要说话算数,满足孩子的需求,前提是不是过分的需求,这样才能鼓励孩子继续参与。4.要特别注意:这里有个误区,有偿生活机制不等于用钱培养孩子。对于家务,孩子也是家里的一份子,也有义务承担家务,家长不应把家务活明码标价。我们要花钱给别人干的事情才能给孩子钱。


孩子家务能力培养清单

犹太父母,特别重视对孩子生存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家长可以参考以下清单,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三到四岁的孩子,可以完成和胜任:

1.自己刷牙

2.帮助父母把衣服放好

3.整理自己的玩具和绘本

四到五岁的孩子,可以完成和胜任:

1.给家里的植物浇水

2.帮助擦桌子

3.自己洗澡

六岁到八岁的孩子,可以完成和胜任:

1.打理自己大部分的个人卫生

2.打扫房间、拖地、倒垃圾

3.整理自己的个人物品

4.整理自己的床铺

5.摆放饭桌

九岁到十一岁的孩子,可以完成和胜任:

1.打理自己的全部个人卫生

2.擦桌子、拖地

3.洗一些简单的衣服

4.帮助家长在厨房择菜、洗菜

十三岁到十五岁的孩子,可以完成和胜任:

1.给家人做饭

2.协助父母完成部分繁重的工作

3.清洗自己全部衣物

4.为自己的钱做好预算、自己合理支配零花钱

5.购买自己的衣服

6.帮助家长或者在家附近做一些工作

十六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完成和胜任:

1.在外面打工赚钱

2.在家长监督下出门旅行

3.自己选择未来的大学

4.计划并准备家人饭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