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的艺术》
特雷西·基德尔 理查德·托德
黄红宇 译
为了不辜负预购半个月的等待,非常努力地趁着新书还热乎,在两天之内啃完了这本书。
说实话这本书不算太好读,所以才没说读说是啃。特别是自己对非虚构类作品还没怎么涉猎的情况下,当书中大量征着引用各种文学作品的时候,就觉得非常茫然。阅读的过程耗时比较长,一部分时间是在标记提及的作品和作家,以方便日后回过头来查看。
这本书的脉络非常清晰,通过写作者和编辑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讨论了非虚构类作品的写作这个议题。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的定位,作品的道德议题,最后到作品的出版,可以说非常详尽地介绍了非虚构类文学作品的相关议题。以下整理可能还不够细致甚至有所偏差,还请多多海涵。
头两章《开头》和《叙事》针对的是具体的非虚构类写作的具体要领。
《开头》这一章节其实是自己一直以来都比较好奇的议题,即如何给一篇文章或是一部作品写一个足够吸引人又不哗众取宠的开头。这一章的作者显然是偏向于平静的开头的,他提到的一个观点很有意思,我们常说作家要“牢牢抓住”读者,或者是要“捕获”读者,而这些表述都是暴力与强制的。“你不可能让读者读完第一句或者第一段就对你一见倾心,但你可以立刻就是去读者。你不期望医生马上就能治好你的病,可是如果医生唐突无礼、虚张声势、漠不关心或不知所云,就能马上让你产生疏远感。”
《叙事》一章又细分为故事、视角、人物、结构四个部分,分别讨论了如何将真实的故事重新结构编排,如何选择合适的视角——也就是选择第几人称——来讲述故事,作者是否需要出现在作品之后之中又该何时出现在故事之中,如何刻画主要人物,如何平衡次要人物,如何调整文章结构让阅读更加愉快。
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介绍了《回忆录》和《随笔》这两类典型非虚构类文体的写作方式和特点。
撰写回忆录离不开对自己的重新审视,而我们对自己的理解往往是很矛盾的,内心里有多个自我在互相竞争,如何找到可以代表这个集合体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我”来写作呢?作者认为,“把自己写进作品,部分是自我发现,部分是自我创造”,有人在自我创造的过程中会试图把过去的自我与现在的自我脱离。他们可能选择忏悔,选择美化,但其实与过去的自我分离哪有那么容易。“优秀而诚实的回忆录既不是报仇雪耻,也不是自我辩护,既不是自我颂扬,也不是自我牺牲。它是对学习历程的记录。”“回忆录的终极回报是创作一部保存事实,同时转化经验的作品。”这一段同时也提到,对于那些回忆太过伤痛的写作者来说,回忆录也可能是他们重新接近过去的手段。
大多数人尝试写作迈出的第一步都是随笔,而作为随笔写作者,如何给自己找到定位,其实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命题。《随笔》这一章节很喜欢的一个观点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物种起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爱默生》,但独创和深刻不是一回事,深刻的观点经得起一再重复或重新发现,而许多独创的观点却不尽然……随笔的权威性往往来自于一个特殊的敏锐头脑对于一般智慧的新鲜理解。”
第五章《超越准确》分为《事实》和《超越事实》两个部分,探讨非虚构写作中事实这个核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事实和真相的区分:“尽管我们必须在事实中发现真相,但有时候事实也会遮蔽真相。”事实只有一个,但是真相千千万万,随着主体的改变和变幻出多种形态,“真相是多面的,如果你把它切割地足够细小,那么真相也确实是无穷尽的,所以一切真相都同样宝贵,也同样可疑。”写作者是所谓真相的叙述者,但同时也是事实的观察者,参与者。写作者为谁而写作,写作者和写作对象如何平衡彼此的关系,也决定着最终作品如何输出。
后三章探讨的则是更加具体的议题,关于写作语言风格,关于写作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抗衡,以及关于编辑者与被编辑者的关系。
之前看和听了不少图书编辑的自媒体栏目,非常浅显地对图书编辑这个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书本的后三章所谈到的写作风格,从作家到出版商再到编辑,中间所涉及到的商业利益的权衡,以及非虚构类作品的作者和编辑(也就是本书的两位作者)通力完成一部作品的经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出版行业的运作模式和所面临的困境。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这本书前五章,觉得耳目一新。这本书可以帮助我在日后阅读非虚构类作品的时候有更多不同的视角。推荐喜爱非虚构类作品的朋友和从事新闻媒体行业的朋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