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结束7天的西园寺禅修营,是我第一次参加禅修营,参加前抱着寻找“清净的感觉”的目标,希望借助寺院清净地,能够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参加禅修的心理咨询师好多,有一种这样的感受:心理学门庭若市如大街,有各种热闹而喧嚣的声音;而禅修却是曲径通幽处,让人在极致的孤独中思考体会人生。
当第一天踏进禅修堂的时候,佛陀之像在禅堂高高上座,与平时参拜时看到佛堂里的佛像,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个学堂,佛陀在上,法师在上,学员们席地而坐,谛听老师的淳淳教诲。走进禅堂,不由得心生敬仰,不由得身随心动上前礼拜。我的思绪,似乎穿越到两千多年前,想到当时的佛陀为各位弟子讲法,也是如此这般的场景,学员们被佛陀阐述的深刻的人生理念所吸引,也为他低调自律内敛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我对佛教有了另一种理解,这,是一种教育,有关人生哲理,有关死亡,有关生命的意义。与我之前了解的烧香拜佛的概念大大不同。
原先以为,到寺里修禅和在家里应该差别不大,现在才知道,禅修不单单是打坐。
禅修的七天时间里,每一天准时的作息,精进的修心修行,是我在家没有想象到的苦。原先以为禅修应该很舒适,时间很宽裕,身体很轻松。但事实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课:禅修时间很紧凑,每天4点50分准时起床早课,每次活动都是集体出行,准时高效,狠狠地治理了一下我的拖延症;禅修中种种身体的不适,锻炼了坚持到底的意志和决心;还有止语,才发现不能回避人生的孤独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可正是这样的各种规则,让我有安定的时间和直面的勇气,去面对自己无可逃避的人生;也正是身体的各种不适,让我理解与体会世间的种种无常;正是止语,才让我有了机会去深刻地面对自己的内心。
禅,是一种自律的生活态度,似泉水般渗入每一寸时间的土地,滋养心灵的嫩苗;
禅,是一种正观的视角,不偏不倚,不落两端,只是“观照”;
禅,是一种随缘的处世观念,不强求贪恋所有、也不扼腕叹息所失;
禅,是一种心无旁骛的专注,帮助我们进入理解人生真谛的大门。
我以为不会爱上的,真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在今天,写下一些心得之时,也或许在更早的时间,不管行、坐、站、卧时,看各种酸甜苦辣在我的小小世界中慢慢变化,如同看一朵花的开谢,也如同看月的阴晴圆缺,我竟然很迷恋。(好吧,笔者毕竟凡夫)
在第五天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算是一种象征吧:我走在一条通道上,看见一道沉重灰色的石门,门环上被铁丝缠绕锁住,用铁钳剪断后,打开一扇门之后的,是另一扇门,然后有层层叠叠无数道门,开了一扇还有一扇。而我在渐渐走近的过程中,终于看见了出现在通道尽头的石碑,上有锁孔。不停地一道一道的开门,直到石碑翻转过来,原来,用于作为锁孔的多余石块就是钥匙。而整个石碑变为金色,可以看见上面各种花纹和文字。
也许有一天,我终于没有浪费了自己的一颗禅心,也没有辜负了自己的期待,也终于见到了,自己本来的样子。
(感谢同修葛俊师兄拍的西园寺花园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