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晚,来自江苏省的特级教师王爱华给我们带来了题为《统编教材习作编排及教学建议》的精彩讲座。讲座分四方面:思想改革、编排特点、内容解读、教学构想。
一、思想改革
王老师结合叶圣陶的名句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因此,统编版教材以实用类习作为主体。”“写作功能进一步完善:表达与交流;写作内容进一步丰富:写实与想象。”
二、编排特点
1、关联性
注重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关联,实现从说到写的平稳过渡,凸显交际功能加强读者意识。
2、互补性
注重随文练笔与习作的互补,实现由读到写的自然衔接。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阅读是吸收,习作是表达,两者相辅相成。读中学写,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能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3、均衡性
注重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的均衡,实现读中学写的特定指向。
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于常规课文,直接指向表达。
4、渐进性
注重表达序列与能力渐进的交融,实现自主表达的明确目标。
三、内容解读
1、篇目与内容
重视写实类习作,落实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的评价要求。重视描写、叙述、说明等基本表达能力的实践。
2、体例编排,呈现方式
3、话题选择,目标要求
四、教学构想
1、普通单元
明确目标,要求适切。关注学程,改变教程。交流分享,多元评价。
2、习作单元
围绕要素,从阅读到表达;整体观照,从单篇到整合;循序渐进,从感性到理性。
王老师以《夏天里的成长》为例,指出习作单元的教学是写作知识与方法的感性与理性反复交融,循序渐进的习作能力建构的过程。
3、随文练笔
统编教材共安排了21次小练笔,增加了练写的密度。王老师告诉我们练笔前,要指导学生积累素材,提前布置相应的实践与体验任务,明确写什么。写的过程中要搭建支架,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突破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词语、丰富的句式、段式,促使表达具体、生动。在评价时注重针对性,不拔高要求,鼓励学生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练笔。王老师还特别强调:随堂完成,占用几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建议以学生之间的评价为主,老师不作详细的修改与评价。
4、语文园地
运用好“词句段运用”,整合教学资源。
最后,王老师以这段话结语:“阅读与表达并重,写实与想象并举,方法与过程并行,感性与理性相融,评讲与自改交互。研究教材、尊重教材、用好教材,促进学生习作素养的发展。
本次讲座,让我对统编教材中的所涉及到所有的习作教学有了一个明晰的了解,对如何解读教材,如何整合、运用教材中的资源心中有了大致的思路与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大胆尝试使用新思路新方法,充分体现语文要素,全面落实语文要素,达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