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对宋词曾一度痴迷,捧一本《宋词三百首》,便能翻阅一整日,慨叹怎么会有人把文字写得这么美,寥寥数字,便会让人看到那词中意境,感受到那且悲且喜的心情,词里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情怀,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悲伤落寞。
而十七、八岁恰好是在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最喜欢宋词里面那些把愁绪写得很美的句子,那时候常把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挂在嘴边。常觉得自己似乎也有一腔的愁思无处寄托,便寻遍诗词中描写忧愁的语句,先是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然后又觉得这一江春水不足以表达自己的这许多愁,又迷上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实那个时候只是读书学习,又哪来得那么多愁呢?偏偏年少时自以为愁肠百结,也学那古人用诗词来抒发情怀。
就算对某个男同学有了一点点小情愫,也要用词来表达一下,什么“众里寻他千万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当然这些都是自己在书本上悄悄地写,没有那么勇敢,不敢直接表达给人家。
再后来面临毕业就业,有点迷茫,外加一点豪情,好似那苦修的侠客终于要下山大展身手,那段时间喜欢的便是一些豪放的词句,常吟颂的不是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就是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等。
可惜自己不是廉颇,没有人问“尚能饭否?”也成不了侠客英雄,无数次碰壁之后,也只能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
经年已去,在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洪流里,宋词中的情怀,也抵不过现实的柴米油盐,曾经喜爱的诗词,现在已经忘却了大半,为了生计常常忙碌得连忧愁的时间都没有,如果一定要用一句宋词来表达便只能说“天凉好个秋”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