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永久的生命》,对生命的继承性、永久性、无穷尽性更加的佩服和赞叹。
但有时却也又让我陷入了沉思——这样一代一代的伟大的繁衍当真是无私无利的吗?
我知道,这很儿戏,也很肤浅,甚至会很自私,但是内心的魔怔却总是在我思想上消极颓废时,在行为上无能为力时跳出来主宰我的精神世界和凡胎肉骨。
前几天在新疆给父亲买了一个不到两千元的华为手机邮寄了过去,刚说完的那天晚上,父亲说他激动的难以入眠,我则泪目了许久,隐过屏幕不知道该说些啥,这一点小事情就能让他激动良久。
今天,手机刚收到时父亲就迫不及待的给我打电话,无奈我那会正在上课,而手机也只是程式化地完成了显示和提醒,设计者并没有给它设是否能替主人自作主张地接通电话或者简单回上一句的功能,所以我们一同忽略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父亲,等我下了课再次回拨过去的时候父亲在忙着牛圈里的事情,于是,我们又等到了中午,可是父亲再次打来电话的时候我又在忙着看这边的事情便只能再次挂了电话,隔了半小时再次打过去时,父亲说他找邻居将手机卡塞进了新手机里,可是毫无反应,微信也登录不了,所以他又将装好的卡取了出来装进了旧手机。在这之前,我不知道他试了多少回,努力了多少次。当我打过去电话时分明他已经失去了耐心,便带着央求的口吻说“你假期回来再弄吧,我不着急。”我执拗的没有听他话,硬生生的让他打开妈妈的视频我给他教,足足一个小时的时间我隔着屏幕在这一头“指挥”他,父亲则顺从地、试探性地在那一头操作,有时候我也有些“崩溃”,声音不知不觉的有些不耐烦,每当如此我既懊恼又悔恨自己的不耐心,故而又重新让自己的声音变得积极些, 我知道,时代的快速进步,将本就不太流利地适应着新社会变迁的上一辈人慢慢的程式化在了他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他们不想再去花费心力捯饬这些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的东西,也不想再去学习冲进年轻一辈人的圈子里凑热闹 ,也许城里的中老年会大有不同,但是像父母这样被不断发展的高科技老早就开始遗落在黄土地里的庄稼人,本身就远不如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再加上年龄的增长,早前接受的教育的贫乏,所以让他们连最基本的一些东西都会觉得难如登天……好在,经过我们不断地努力,后来终于该验证的验证成功了了,该设置的也设置好了,改登录的也顺利的登录了 ,母亲说我们试试你爸爸的新手机,我说好,可打过去那边迟迟没有接听,我又挂掉打给母亲,反复无常的在接通和挂断之间,母亲给我显示原因,于是我又“指挥”父亲开始设置微信权限,父亲又开始了央求声,而我,声音又有些许的不友善,事后喉咙也一度哽咽,就这样又折腾了十多分钟,终于弄好了,母亲说,我好有耐心,你爸爸老早就不耐烦了,我羞涩,只得尴尬地笑笑连说我也有些时候显得不耐烦,感觉很不好意思,妈妈说已经很不错了,他们很满意,母亲的话再次刺激了我的泪腺。
屏幕那边的父亲起身走向餐桌,老早就做好的饭被母亲搁在火炉上温着,只得这会父亲才开始吃,临挂电话时,不善言语表达的父亲说,“谢谢我的三女儿。”这一句谢谢又让我的心间埋上了一重难受和苦涩的阴霾,胸口一度呼吸不畅 ,泪珠更是不听指挥的地肆意宣泄着它的憋闷。
挂掉视频,我趴在桌子上,将头伏在用两臂圈起来的舒适区,很难受,那一刻,没有了任何的意识,只想立刻奔向遥远的那个家,希冀拯救我这个快要窒息的无能的女儿。
其实,在平时我都会遇到这些事情,只是今天让这事发酵扩大的还有工作上的不如意,也正是因为为他人付出的心血被践踏的一无是处,所以失望才会莫名多了许多吧!
刚执教一年的我,在这一年成长地微乎其微,今天上完最后一节课的我奔溃到无以复加,几度怀疑自己热情过了头,不适合继续当老师,不适合站在这份圣神的光坏下沐浴大自然赐予的空气和阳光——一碗水怎么样端才算保持平衡;在学生与自己之间的度怎么样掌握才能做到互不伤害;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达到怎样的程度才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们以及他们背后的许多怀有期许的家庭;在职业这一方面,坚持单纯地做一名老师是本职,还是被逼无奈同时担负起像现在的我们所竭尽全力兼职的保姆保安甚至一个全职的卑微的下人的职责才能让学生和家长安心……
这一系列的“庸人自扰”,也许是我在书本里曾经尝到过甜头至今还在滋润着我的人生,所以才会极力地鼓励他们在目前还没有多余选择的时候尽力牢牢抓住这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它为那些对未来有期待,对理想有信念的人服务的更加完善。然而 ,每个人的路都是不一样的,摸索的路、成长的路都太难走,其中滋味只有我们各自忍受和吞噬。
我知道,这一切要是平时诸事还些许的风平浪静时会好很多,可当遇到生养你的双亲变得许多事情都木讷时,这个时候他们明明需要你而你却只能隔着屏幕指点纠正或者压根什么事儿都做不了的时候,这种奔溃的心境和处境,是你那被无数次践踏后的耐心嘲笑着喧嚣在你的耳际,宣告它终于将你击败,这时候,任你再怎么无坚不摧,你的微弱呼吸都会变得更加急促而压抑,像有人扼住你的喉咙宣扬他们讲将你践踏的如何体无完肤,你自己也会为自己没有机会和能力付诸給父母的,却心甘情愿付出在这一片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身上的耐心和爱心而摧残的体无完肤,你只得在黑暗里,自顾自的骂上两句:
活该!
自作自受!
记忆里有过很多次,我曾直白的问母亲,你当真就不后悔曾经生下我们吗?小时候辛辛苦苦的养育我们成人,而今,等你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却都各奔东西,留下慢慢变老的你们互相照顾,连最基本的事情你们都靠不了……
母亲的回答,依旧还是那一句最朴质也最真挚的声音——不后悔。
是啊,失望至极的时候思考会到了极端,但是当真正心平气和的时候,谁又能否定,我们初来乍到于这个世界时,虽然只是极其渺小的一个个个体,但是却因为每双父母的不辞辛劳地养育和教导才让我们一代又一代成为了给这个社会或小或大的做出自己一份贡献的永续不断的生命体,即使在这无人理解的地域你都,也只能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