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寒假,我都要和K为回家过年与否吵一架。在他看来,两人一起回他的老家义不容辞,如果我不跟他回去是大逆不道。而在我这边,我打心眼不想回他家,一个陌生的、封闭的乡村。我从小就不习惯各种不方便的农村生活,即便我出生在那。K家所在的村子交通不发达,四周都是山,连散步的地方都没有。语言不通、没有熟人,我只能天天像坐牢一样待在婚房里。好不容易放一次假,我为什么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呢?为什么一定要委曲求全呢?
可是每年我还是妥协了。因为想到自己不能太任性,毕竟是夫妻一场;公婆期盼K回家已久,他一年也差不多就回去一次,且他们待我不薄。
天气很好,前几天一直阳光普照。K不愿出门,除夕那天我独自去了村子尽头的一块大草坪,因为几年前曾经在那看过一大片美丽的紫云英。周围山多,路的两边坐落着一些人家,不时有车疾驰而过。我捏着汗胆颤心惊地慢慢走着,怕被拐弯的车辆撞到(路太窄了),怕树林里突然冒出个坏人。不过一路还算顺利,我如愿看到开阔的草地和潺潺的流水,印象最深刻的是碧蓝的天空下碧绿的杉树,这使我第一次发现这两种颜色配在一起有着明亮的美。
后面几天我继续换着方向到处走,有时候去田野里看一大群正在吃草的牛。同行的小姑子告诉我,这样的牛肉才35元一斤,比武汉的土猪肉还便宜。山里竹子多,我看到了许多用竹片编成的篱笆,密密实实,插在菜地里,远远望去自成一道风景。有时候我和K走到山脚下的小河边,看到成群的鸭子在戏水,还看到提前冒出来的嫩绿的鼠曲草。散步的时间不多,但足以平复我因被关押太久而躁动不安的心。于是,我学会了转念一想:把来这过年当作免费的旅游和度假。此处风景优美,包吃包住,还安全可靠,来一来也挺好!
除了顾全大局,我愿意来K家的原因还有他的一些亲戚家的表弟表妹们。丰城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其乡之民也很注重教育,K的表弟表妹大多都通过求学改变了命运,还有几个在读的硕士。与他们交谈,也能从00后身上发现一些新鲜的观点。虽然平时交流少,但是因为年长,我有积极主动地找他们聊天,让他们不那么拘谨,也让自己更充实。
除了小孩,我还对家里的父母辈产生了兴趣。K总说小姑很小气,从不给奶奶(她的亲妈)买什么。我逮住一个机会,让小姑讲了她在义乌打工的经历,也从中知道了她的艰难以及为什么会不够大方。小姑家是少有的搬出村子在镇上买房生活的人家,请客吃饭也不在家里做,而是选择了酒店。相比而言,大姑家就萧条了许多,大姑前年因病去世,大姑父又得了重病,还有两个二十多岁未婚的儿女。他们早年在外打工,因为过度节省而忽视健康导致晚年在医院花掉半辈子的积蓄。心疼这些亲人,我们在拜年时也给了一些钱,去镇上采买菜品时我也给婆婆和奶奶各买了一件红毛衣。
昨天回娘家,父亲执意要等一点多才到家的我们吃饭。他还做了我点名要吃的腊鱼,选的是口味最好的青鱼。按照安排,吃完饭我又匆匆去镇上给表哥表嫂拜年。表嫂其实跟我交流的并不多,但是因为她很热情,我们很快就聊了起来。通过深入的交谈,我发现我对她了解得并不够。我羡慕她找了一个好老公,有了两个好儿子,现在也有一份好工作,却不知她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她和所有人一样,都要不断去解决各种难题:夫妻关系、孩子教育和婆媳矛盾……
这使我有些释然,每个人最重要的其实是处理和自己的关系,不管你遇到了谁,有没有孩子。
回武汉的行程很匆忙,早上去给大伯拜年,跟堂姐的交谈还没结束就要赶去姐姐家吃饭,刚吃完饭就去赶火车。算起来,昨天中午一点下火车,今天中午十二点半上火车,我在父母家待的时间还不到24小时。
对,有很多亏欠,对双方家里的老人。我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可是我没有做。我很想把老家从头到尾整理一遍,变成伯父家清爽干净的样子,但我每次都在嫌弃中快速逃离了。我可以不慌不忙地在院子里和爸妈聊聊天,可是我拒绝了母亲和我睡一晚的请求,用给钱的方式懦弱地表达了孝心(我没有勇气去触碰彼此最受伤的点)。在K家看了一部老电影《过年》,本想寻找过年的意义,却看到了喜庆下的不堪。我承认自己也从中找到了某种共鸣,也看到了自己的害怕。
不过,我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勇敢以及像春草一样蓬勃的生命力。我又做了一件原本不敢做的事,发现也没那么可怕,从此以后我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我有在不喜欢的环境里主动去创造一些美好的事物和情感,比如去看风景和看电影及书籍——我不愿浪费时间,我一直在默默前进着。
新的一年里,我要像一棵树努力生长,爱自己,也去爱值得爱的人。去体验真实,创造精彩。
2025年2月3日(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