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眼眶渐湿。
前些天,参加一位亲戚请的"满月酒"。散场后,几个平日较少见面的亲友意犹未尽,相约着去了KTV的包间唱歌。
我已多年未参加这种场合了。于是坐着吃酒喝茶品茶点,有时聊聊天、给歌者献献花、鼓鼓掌叫叫好。也是时代变化快,那晚他们唱的歌我一首都不会,歌名和歌词我也一点都记不了。他们谈论的歌星我也是陌生。只周杰伦还有点印象。那还是我儿子上中学时听他的歌,给我留下的印象。如今儿子大学毕业,已工作三年了。而那以后更新潮的歌星和歌曲,我则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夜渐渐深了,大家虽热情不减,但也显意兴阑珊了。有些人开始沉默。有些人歪躺在沙发上。有些人在包间进进出出。
这时,一个小辈也是我学生的,将话筒递给我,说到:"老师,多年不见,请你给我们表演一首歌曲。"我本想推辞,但想起自己年轻时卡拉0K的风采,于是慨然应允。
"给我选《国际歌》!"
前奏响起,包箱里好像猛地刮进一股劲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引起了一些骚动。接着我亮开嗓子,气沉丹田,胸腔共鸣,让嘹亮的歌声沉重、庄严、舒缓地唱出。不知是我歌唱得好,还是歌曲本身的旋律的魅力,全场的人都震聋发聩似的警醒过来,几个人很快参与到歌唱中来。歌声嘹亮,酣畅淋漓,人人热血沸腾,年轻人纷纷献花敬酒⋯⋯
《国际歌》,是我这位60后一代之前的人们,最熟悉和向往的歌曲,与我们的青少年时代紧密相连的歌曲,留给我们有太多的记忆。我清楚地记得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谢老师教唱这首歌的情景,和她对最后一句歌词"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的讲解。还记得三四年级的时候,看了《列宁在十月》的电影,《国际歌》在海上的军舰响起,歌声中炮轰克里姆宁宫,起义的士兵、工人武装冲进东宫的宫门。这些歌声和影像在我心中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象。也还记得年轻时许多场合都唱《国际歌》,许多的集会前唱,"工会大会"必唱。
现在可是基本不唱了。记得三年前,网上甚至还搜不到《国际歌》中文版的歌曲。最近我听的是刘欢、孙楠、袁娅维、吉克隽逸合唱的版本。这是2016年发行的新版。虽然引进了新潮的伴奏和时尚的唱法,有些说不出的变化,但听着仍然使人意气风发,精神振奋。
今早写下此文,恐有些不合"时尚"。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音乐记忆,这种记忆往往是那代人永难磨灭的。今日再提《国际歌》,还望简友勿喷,有同感者敬请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