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的小孩写的作文又被拿出来当学习样文了,还被老师奖励了小红花,而自己的小孩写的作文常常却只能拿个及格,因为他只会描述事件本身,而不会思考事情为什么发生,也不懂得事情发生会产生什么后果。
作为一个宝妈,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烦恼?孩子不爱思考,作文总是不会写,怎么教都教不会。甚至你一着急,说话大点声,孩子就更抗拒写作文了。
其实,解决孩子不爱思考的问题,这都是有办法的。由思维导图创始人东尼·博赞先生的亲传弟子沈红亮和全球第一位华人思维导图认证讲师孙易新共同著作的《八大逻辑图》以独特的故事化表达的形式为你介绍的美式思维导图就能轻松解决让你困扰已久问题。
“只有孩子学会联想,才能真正活学活用,把学过的知识变成自己的。”书中提到的多种方法都体现了这一点。下面我将给你介绍圆圈图、“3相”法、“5W3H”方法,帮助你快速提高孩子的思维方式。
圆圈图:让孩子迈出思考第一步
圆圈图,是一种训练发散思维的工具,它就像甜甜圈,里面一个小圆圈,外面一个大圆圈,小圆圈里面住着一个主题,大圆圈就是根据主题联想到的事物场景。
举个例子,老师今天布置了一篇作文, 要求孩子们写一篇上周末去湿地公园的作文。小孩儿写了很久才憋出两句话,“某年某月某日,老师带我们去湿地公园。我们可高兴了。”想到上周写的作文,班长的被老师夸奖,而自己的还没有及格,小孩儿就更抗拒写作文了。
这时,妈妈用圆圈图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去思考。首先,妈妈在一张白纸的中间画一个小圆,并在圆圈里写上湿地公园,然后又在圆圈外画一个大圆,并问小孩儿看到湿地公园能想到什么,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能感觉到的。
小孩儿仿佛开了窍一样,沙滩、小河、路灯、绿植、自行车、小桥……一个又一个场景、事物从小孩儿的嘴里冒出来。这时妈妈又引导小孩儿想到湿地公园的心情。
很快圆圈就被画满了,然后妈妈提醒小孩儿根据刚刚的提示把它记录下来,就这样,利用圆圈图,小孩把作文写好了,回到学校之后,还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你看,这就是圆圈图,它是最简单,最方便有效的训练联想能力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家小孩也不爱思考,作文总写不出来,那你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
“三相”法:让孩子思考的维度更广
好了,在分享完圆圈图之后,接下来我要给你分享另一种有效的方法,那就是“三相”法。
三相,就是相关、相近、相反的意思,意思是对于一个物体,可以根据与这个物体相关、相近物体进行联想,还可以对它的相反面做联想。
比如说一个苹果,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对它的形状进行联想,和苹果形状相近的水果有哪些,或者颜色相近。也可以引导孩子对苹果本身进行相关性联想,比如苹果的种植过程,历史和未来发展;还可以进行相反的联想,根据味道,苹果是甜的,那苦的东西有什么呢;根据触觉,苹果是硬的,那软软的东西有什么呢……
你看,这样当老师布置孩子写一篇描述物体的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就很容易下笔了呢?
“5W3H”法:让孩子的思考更全面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方法,还有一种“5W3H”方法也能十分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思考力。
“5W3H”方法是一种全面、多维度的联想方法。5W是指时间(when)、地点(where)、为什么(why)、谁(who)、是什么(what),3H指的是如何做(how to do)、数量(how many)、多少钱(how much)。
比如我们以草莓为例去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草莓成熟时间在春天和夏天;在果园、村庄或者水果店都可以看到草莓;我们喜欢吃草莓因为它营养丰富,有助于健康;果农卖草莓,妈妈去买;草莓是水果皇后,属于蔷薇科;可以做成草莓酱、草莓汁、草莓派等;制作一杯草莓汁需要多少个草莓;一斤草莓多少钱……
你看,通过“5W3H”方法,就可以引导孩子把一个物品或者一件事描述的很仔细了,不是吗?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是笨孩子,每一个小孩都是天使宝宝,如果你觉得他对一件事情总是学不会,不妨换个方式试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三种方法不仅限于运用在孩子写作文这件事情上,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思考力,轻松提高孩子在生活学习上的认知能力。
在《八大逻辑图》中,不止有这三种方法,还有好多有趣高效的方法,比如气泡图、树形图、流程图、括号图、桥形图等等,都是能够快速提升孩子思考力的好方法,不妨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