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读完《见识》这本书,觉得这本书的确是有一些可以让人去思考的地方。作者认为人和人的命运不同是因为各自的见识不同。于是自己就联想到了“观卦”,我们每个人都在认识着周围的世界,但是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对于外界的认知程度,也就反映为我们见识的差别。于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也就成了我们要如何来提升自己的见识呢?比如可以去通过学习、交流,去学习他人是怎么来看待问题的。还有就是通过打坐、清理的方式来激发内在深层的智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整体的感觉还是有一些抽象。不过自己特别有印象的也就是两个点,一个是谷歌两位创始人对于经营谷歌的智慧,一个是巴菲特投资的智慧。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做的非常成功,自然是得益于他们认知的深刻,因为这种认知再决定了他们如何来经营人生和企业。
在谷歌的创始人经营企业的时候,他们一开始也在摸索如何来把服务转变为好的盈利方式。一开始并不容易,后来就悟到了商业的本质,他们是需要去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有用的价值,搜索的服务是免费的,也因为谷歌的价值观附加在搜索的算法之上,所以他们的搜索服务对于用户有着独特的价值。也因此的确有价值的广告可以较合理的体现在搜索之上,依靠广告服务来获取收入。这种经营和当下国内的搜索服务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然后他们后来再来经营企业的理念让我觉得很佩服。他们这一次的成功是顺应了互联网搜索的潮流,但要如何来使得经营长久不衰呢?他们就是希望企业可以是有着各自的生命组织体,当某个组织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再来蓬勃的发展带来新的商机的时候,就不用担心谷歌会被时代所抛弃了。
然后巴菲特的投资也是挺有启发。巴菲特的投资是少而精,就是在合适的价格去投资那些优质的企业。
还有一个让我很有感触的,就是对于工程师的分类。从一到五分别是从高到低,最低的一层也就是第五层是能够独立的去解决问题,完成某部分的工作。第四层是能够指导和带领其他人一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第三层是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产品,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第二层是能设计和实现别人不能做出的产品,他的作用难以被取代。第一层就是能够去开创一个产业。联想到对于企业的经营上,也是这五层,分别是,第五层能够独立的去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第四层就是能够带领全队一起去完成工作,有一定的领导能力,第三层是能够在市场上去独立的设计产品或服务并获得成功,第二层是设计出与众不同的产品,第一层也就是去开创出一个行业出来。所以这五层应该就代表了我后面去研究商业的程度。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见识的本质来源于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程度。也只有去不断的清理自己,才可以让内在智慧以灵感的方式去指引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