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解:
本章论性的修养。
世俗多“蔽蒙之民”,希冀依靠俗学、俗思帮助复性。此处的俗学、俗思应指儒学理念。儒学以性善论为主流,所传扬的观念多引导人向善。例如,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四端,都要回溯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四心即四性。不过在文本看来,坚持如此做可以复性的人都冥顽不灵。
那要如何做呢?作者提出“知与恬相交养”。知与恬,以恬为要;也可以说,没能做到恬静,就不会生出知来(准确地说,应是涵养);而且知生出来后,不能应用它,还要持守恬淡的心境。反推之,如果滥用智识,不仅会心思迷乱,还将丧失恬静,失去根本。现在的问题是:何以恬静可以涵养心知?前面篇章重点讲到“虚静恬淡寂漠无为”。两处的“恬”相同。恬静的心如明镜,明镜可鉴照万物的真相,真相即真知。性是什么呢?文本说:“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性是知恬交养的产物;光讲智识不足为性,容易丧失根本;光讲恬静也不足为性,构不成性的形态。
下文又谈到仁义、忠、乐礼的演进。这些观念或者成为原始本源的投射(如仁义),或者将投射反映为合理的现实(如忠乐礼)。总之,大道已经衰败。正确的做法应是持守原始的道德本源,不外露形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