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底接到导师李华老师的信息,5月19日到福建师大附中,给高一学生上一节主题为《文明的校园、文明的我》的主题班会。接到这个任务一方面很兴奋,因为机会太难得;另一方面很忐忑,“文明”(只有主题,没有教材)主题切入点是什么?怎么选材才有新意?要怎么落实?福鼎二中的教师能吼得住师大附中的高材生吗(学情差异太大)?
1.选题
文明主题涵盖的内容太丰富,包含生态文明、网络文明、行为文明等,且文明是个老话题,怎么切入才有新意?在和小伙伴们(孙依、安宇)的头脑风暴后,选定以“心理文明”为主题,李华老师鼓励说:切入点小,很好,这样才能深入、透彻。同时李华老师也提出:要清晰心理文明如何界定,培养心理文明如何操作?上完这堂课后,要让师生清楚的明白这一点,要针对高一学生此时的状况。
2.天马行空
确定完主题,接下来想实施的方案?
想过拍个短片,来个暗访,校门口的饮料瓶谁会捡?或者是假装掏东西时不小心掉了100元,看看路人的行为。采访捡的动机是什么?设计意图是通过行为,探究文明行为的动机是什么,再引入马斯洛动机理论,需要和刺激······各种活动各种设想真是天马行空,脑洞大开。
3.初稿——《从心出发》
班会过程:
教师自我介绍(佩戴“人民陪审员”胸章)
师:近段时间,我在法院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接触到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件。这些案件一次一次强烈的刺激着我的感官。
这节课把全班进行角色定位分别为:施害者、受害者、看客、媒体,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节课你们就站在这个立场和角度来思考。(制作牌子分组、班级座位的编排)
活动一、下面请观看心理剧《熊姐1+1》第一幕——《共同关注》
人物:4-5人(每组派代表,施害者和受害者为女生)
内容:生动演绎重现校园冲突事件
配乐:《新上海滩》
探究1: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师:不管我们有什么样的性格,也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是受到我们心理的支配。大到为人处事,小到衣食住行,都是我们心理作用的结果。这种内在的原因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动机。
活动二、下面请观看心理剧《熊姐1+1》第二幕——《焦点访谈》
人物:多人(每组派代表,主要是看客组和媒体组)
内容:生动演绎网友围攻声讨熊姐,从语言讽刺、行为孤立、人肉搜索等
配乐:《心太软》
道具:“屠熊大会”横幅(白底黑字),愤怒脸谱
探究2:当熊姐的行为暴力遇到校园和网络的软暴力,从心理角度出发,探讨解决方案。
师:下面我们听听专家针对此事怎么点评
活动三:播放新闻1+1视频片段
师:我们需要了解人的心理特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了解,自己的以及自己周围各种人的心理状态,能让我们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复杂的人事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与家庭环境,既理解别人,又让别人理解自己,与同学、亲友和大众和谐相处,互相体谅,彼此帮助。
总结提升:
初稿发给李华老师,李华老师看完开始启发式提问:心理剧是视频还是现场?不需要排练吗?整个设计是沿着心理不文明到如何让心理文明这个线索吗?熊姐事件是真实的吗?专家说法在新闻1+1里面吗?“'人民陪审员”可以说,但在课堂上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是否妥当?如果以你的学生表演做视频,附中学生主要参与分析会不会更好把握?
5月6号,在福鼎二中高一7、8班试上,结果出现一个班情景剧表演的不错但是讨论思路没有打开,另一个班没有表演好,出现冷场,还有出现时间紧的问题。
针对出现的情况,李华老师引导说:担心到附中因为和学生不熟悉出现冷场,其实学生表演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设置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建议不要让学生表演这个过程。用网络上的视频最好,直接情景导入,重点让学生思考各类人的心理,引出心理文明的话题。节省表演时间,更多探讨。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心理不文明;不文明会带来什么后果;怎样让自己的心理更文明?附中学生水平高,多想办法启发他们自己的教育。
通过《从心出发》初稿的设计演练,明白了热闹,不等于有效!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让课堂看上去很热闹,让学生看起来很积极,把表象的“热闹”当作教学目标。在此目标导引下的课堂教学往往沦为师生的“秀场”,看上去非常热闹,但距离该堂课应实现的三维目标却很远,也没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让学生模拟校园欺凌的过程。姑且不说在课堂上再现校园欺凌“拳打脚踢”场景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就教学情境创设而言,本来用一小段视频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却为了课堂的“热闹”大费周章,忽略了本课的重点应是让学生思考校园欺凌中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各类人的心理如何,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心理文明。并不是说高中生的课堂不需要活动,而是每个活动都应围绕教学主题,瞄准教学目标,要考虑课堂群体活动的学生年龄和心理的适应性。同时,学生群体的活动前后要有连接,即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后一个活动是前一个活动的延续和提升。前后活动能层层递进,让学生从思维到能力都能上一个新台阶。(摘自李华老师《就“好钢用在刀刃上”看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