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裙子》

今上午躺床上用湿热毛巾敷眼睛时,我突然回忆觉察到:

我上小学三年级,还是四年级时,是有两条裙子的。


一条是白色加浅灰色的组合,对外呈现的花纹是小格子,很朴素,简约+朴素;

另一条,上半部分是红色,不是正红艳红,也不是芭比粉,以我浅薄的美学词汇暂时不知该怎么精确描述它的颜色。下半身的裙子部分是白底带红色图案的花纹,下半部分的裙子应该属于泡泡裙?

总之就是整体上,这条裙子很洋气,更洋气些。

不是妖艳,就是更洋气些。

或许其实客观上也更时尚好看些?

可能是有钱人家的小孩会穿的风格,朴素务农的家风可能不会买?

我也不知道。。。。。


我已经记不清这两条裙子,是在城里买的,还是在附近赶集的街上买的,有空了一定问问妈妈。

我也记不清了,更洋气的那条裙子是不是价格更贵一些。

我直觉里记得很清楚的是,我那时候总是穿那条白浅灰小格子的裙子,穿到它被母亲洗得更白,更素,穿到它变得越来越旧。而那条洋气的裙子,一直还很新,我可能基本没穿过几次。


记忆中,当我上了初中,家里的小表妹们长大了,能拿去给她们的衣服里,那条洋气的裙子,依旧很新。

而那条白浅灰小格子的裙子,大约当年就被我穿旧、穿烂了,已经轮不到小表妹们穿了。

-网图-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是因为,我最近学到的认知是:

人的喜好,习惯,行为处事方式都来自于过去,如果没有觉察调整,将一直重复下去。

这是什么?

这是惯性吗?

我把我的这个疑问,抛给了我很信任的一个长辈,ta的回复是认同。Ta说:

非常认同这句话,惯性真的非常强大,就算你认识到了按照以前的逻辑和行为去做出选择,对自己很不利,基本上也可以预判到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潜意识里大概率还是走老路,事后往往又非常的后悔,后悔过后下一次接着重复以前的选择,不会去做调整的。

懂得怎么去做和真正按照自己理解的去执行,这中间相差太远了,就是网上比较流行的一句话,道理懂得很多,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从知到行,他经历了什么,那些都是人生大砍,个人感觉,不经历一些特别的事情,大概率人生事情选择上就应该是随着从小养成的惯性走下去吧

这是我非常非常信任的一位长辈,其实ta比我自己母亲小不了几岁,是长辈但不年老。Ta之前还说过这样一段话:

一个人的做事行为和方式,大体上取决于自带的基因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以现在的我为例,明知道怎么去做事可以让自己获利最大,麻烦最少。但性格原因,或者说自己从小养成的做事风格,往往选择了符合性格但不符合利益的选择

道理的明白不是转述其他的观点,或者说认可的观点,而是自己经历后顿悟的道理,才会在以后用于实践。活到老,学到老,并实践。

“往往选择了符合性格但不符合利益的选择”,

这句话,

是不是像极了网上常说的那句:知世故而不世故。

可是,观察者似乎是没有偏见,不带褒贬的。

纯粹无功,浑浊无过。

Ta不觉得自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ta只觉得这是“符合性格但不符合利益的选择”

而我也似乎,终于开始自言自语地解决了我这几年的困惑。

为什么?

为什么这样一个教我黑的人自己却是白的。


我自己呢,

我从小养成的喜好,选择方式,将会如何指引我的余生呢?

我为什么会偏爱那条比较朴素的裙子呢?

是基因里的热爱吗?

以至当我上初中,高中,大学等每个阶段选购物品,都会选择相同或相似风格的事物。

是真的热爱吗?

是喜爱吗,是爱吗?

还是惯性。

网上还有一个碎片说法,男生会按照自己初恋女友的样子找伴侣。

抛开性别差异,以我自己为例。

我最近突然觉察到,我读本科时有一次看到一个男生,当时第一眼看到他,就对他,多看了两眼,也不是怦然心动,但比起路人,我就是多看了他两眼。后来几年里还常遇到,印象更深刻了些。现在想起来,他和我小学时的一个小伙伴长得很像,某种气质(特性、秉性、习性)看起来很像。哇,原来是十几年前就埋下的种子吗?

正常情况下,如果环境、个人际遇、机遇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喜欢、爱慕的都是自己曾经欣赏过的同一种风格的人?不是吗?除非你对某种风格的人有创伤了,否则,我们应该就是按照小时候的喜好,重复下去吧。回想起我自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阶段,欣赏过的异性,似乎是同一种风格的呢,最开始的人物模型,奠定了后来的基调。


小到穿衣吃饭的选择,大到择业人生伴侣的选择。

皮囊千面,可是每个人的选择,似乎都和自己成长经历、家庭有着绝对的关联。

儿时幸福的,一生都在试图找回童年的模式;

儿时不幸的,一生都在逃离童年。


我为什么喜欢阅读呢?

记得八九岁时,去外婆家玩(那时候知道二舅是大学生,是已经在做教师了吗),心里就想着去大舅家那间大屋里的柜子里看看有没有书籍。那时候大舅、大舅娘都在外面打工,只有外公外婆和小表妹们在家。那时候就想找书读吗?

我为什么总是回避呢?

因为我不想别人知道我的父亲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我从来、从来都把那些事情憋在心里。


温暖/欣赏/善待你的人,会再次温暖/欣赏/善待你。

每个行为模式,都会无限重复,除非是某个特别的事件改变以往的模式,比如你让对方深深失望了,或者其他什么原因。

我从什么时候起,再也不喜欢像正常女孩子那样穿裙子了呢?是什么事件改变了我儿时的行为模式呢?

我的缺点们呢?它们难道不是在我身上反复重演吗?我难道不是允许这些老毛病反复发生吗?

……

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代际传递。

父母都是正的,培养出来的子女自然就正;

父母都歪的,培养出来的孩子有几个是正的?


命运,

命运是造物者预定、设定好的吗?

荣格说:

命运最好的解释就是:  当你面对一件事情时,按照你过往的性格和逻辑,会做出的行为,这个就是命。

如果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做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过往的性格习惯,有了很大的偏差,这个就叫运。 

所以运是改变,命是定数。 

所谓的逆天改命,逆的不是天,而是自己的本能。

一个人的潜意识,如果不能上升为意识,就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引导你的一生成为你的命运。

所以,命运的走向,是自己的习惯、喜好引导的吗?

还是自然界的造物者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指引我呢?

我现在的认识是:

是的,刻在骨子里的习惯,性格,行事作风会指引最终的结果。但是,并且,不可或缺的,自然界有一种宏大的公平,确保每一条路径是否能平稳的走下去,这大概就是老祖宗说的“道”吧。


回到开头。

面对这两条裙子,我儿时的这个行为模式,无形当中,会指引我的人生路径去向哪里呢?

我会做出调整吗?我能做到吗?是大脑喜欢重复吗?是我自己的热爱吗?还是惯性呢?

未来无人知晓。

可似乎又有迹可循?

//

孩子,

可时间多珍贵啊,

请好好珍惜,

好好成长吧~

写给自己。

--

2025/07/2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