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圣诞节还有两天,姜心颖从伦敦飞回来。
“爹地——”她扑进姜家声怀里,然后好奇地四处张望,“咦?怎么是一个人?之前你不是谈恋爱了吗?还跟我说是很认真的结婚对象,怎么,不敢带来见我,怕我吃了她啊?”
姜家声挽住她胳膊,换了个话题:“考试成绩不理想吗?就只知道八卦。”
“不要啦,你告诉我嘛,她叫什么名字,做什的,靓不靓?几时一起吃饭?我还给她带了礼物呢。”颖儿拉着姜家声,“你这个老光棍终于有人要了,我也能放心了。”
“先回家吧,晚上我们出去吃,很想念香港的美食吧?”他始终还是回避。
推开家门,熟悉得仿佛从未离开,颖儿有点感动,又有点诧异:“既然有结婚对象了,家里就不要还是老样子了,人家多少总会介意的。”
是么,当她像这间屋子的女主人一样收拾打扫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一点介意?还是不曾入心也就无甚介意?他在心里默默质疑。
妈妈去世第三年,反而是颖儿先催姜家声寻找第二春的,可他一拖就拖到了现在。想起前段时间爹地在网上聊天时说起他的女朋友心满意足的样子,她还在说上帝保佑终于老房子着火,可瞧他现在闭口不提的样子,看来中年人谈恋爱,一样的也是不让人省心。
她爸虽然好脾气,犟起来也是真犟的。没办法,她只好去找医院里认识的叔叔阿姨打听,算是大概知道了有这么一个人,可这个人长什么样子,跟她爸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一无所知。谈这么久恋爱,居然连张人家照片都没有?她悄悄把家里翻了个遍,然后很是腹诽了姜家声一阵。
所以,趁着姜家声上班,颖儿一个人来到茶餐厅坐下。问了伙计老板在哪,便看见苏笑娥拿着菜单在旁边桌子跟客人寒喧着的背影。
“小姐吃点什么?”阿娥抬起头,发现不是熟客,“第一次来?”
“是啊,老板有什么推荐?”
“其实我家也没有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不过客人们常来常往吃惯了,说有家的味道。”阿娥笑道,“我家叫娥妈妈餐厅,娥妈就是我了。”
“正好我也刚从国外回来,很久没有吃到家里饭菜了,不如老板,哦,是娥妈妈,你帮我决定吧。”颖儿仔细打量她,和记忆里自己妈妈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阿娥问了她的口味,有没有忌口,又说冬天燥,送了她润肺的糖水端过来。娥妈妈,颖儿低口尝一口糖水,悄悄笑了笑。她的妈妈像个仙女,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有时候想起妈妈的样子,她就能理解妈妈病重时爸爸的痛苦,能理解妈妈离开后爸爸拿什么支撑孤单。可面前的这个女人,平凡家常得像自己那些同学的妈妈,普通的家庭主妇,惦念的永远只是家人的衣食冷暖。可是妈妈不在以后的那些日子里,看着下雨天同学妈妈来送伞,看着社团活动时同学穿着妈妈亲手缝的演出服,看着中午有同学带来的妈妈做的便当,她是多么羡慕呀……
她想,人,大概总是需要这份踏实的温暖的,爸爸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