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爷爷生于1939年,今年80岁;奶奶生于1947年,今年72岁。
他们在1967年成立了属于他们的家庭,在一起走过了52载,步入了金婚之年。
他们没有读过书,不懂得什么叫温文儒雅和秀外慧中,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他们在我心里却活成了长篇巨著,让我一生都难以读完。
爷爷的脾气很暴躁,他奉承“棒下出孝子”的封建思想,一根竹鞭,教育了两代人,骂人的话很难听,让人不敢恭维,盛怒之下左邻右里都能听得到他的叫骂声以及竹鞭抽打身体的“啪啪”声。家中所有人对他都敬畏有加,甚少忤逆他的“命令”。
那时候,我不懂他,心里暗暗恨他。
奶奶的脾气柔中带刚,她懂得很多,小时候她跟爷爷都给跟我讲过很多做人的道理,那时候我似懂非懂,后来,那些道理一直作为我为人的标尺,从不敢逾越。在我被爷爷“教育”的时候,她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为我打抱不平,让爷爷怒火平息。
那时候,奶奶给我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安全感。
我很难想象,年轻时候的他们是怎么相处过来的,奶奶居然能忍受性格如此恶劣的爷爷,由始至终我没听过她半点后悔之类的话。她也从来没跟我讲过关于她跟爷爷的感情历史。
或许,那时候的他们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家对他们来说只是人生中一个过程,结了婚再去培养感情,金钱和物质其后。
历经风雨多年,他们才开始开枝散叶。
#02
因为父母在外做生意,我从小便跟他们一起生活,我能成长至今,他们居功至伟。
因为他们,教会我什么叫责任和礼义廉耻。
那时候爷爷在村口摆了个卖猪肉的档口,每天天还没亮便要起床骑着自行车从十几公里外把杀好的猪拉到村头,然后一块一块的切好,“分门别类”、摆放整齐,等待着村民的光顾;而奶奶也一大早的起床,在厨房忙里忙外,阵阵炊烟萦绕在瓦房的烟窗以及天井处久久不散,煮粥,喂鸡,喂狗,做饭,打点一切家务琐事。
他们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共同维持着属于他们的这个家。
膝下儿女和孙子女,那时候除了我都不在。兄弟妹妹之间,我陪在他们身边最久。
因为家里愈演愈烈的矛盾,三代却不同堂,他们未能及时享受天伦之乐。
他们不厌其烦的跟我说,“见人要问好”,“做人要磊落”,“出门要注意安全”,“不能抽烟喝酒留长发”,“不能偷鸡摸狗做坏事”……
他们虽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却比许多人更懂得如何为人处世。
他们经常坐在一起谈着家长里短,有说有笑,有时候像是老朋友,和和睦睦,相敬如宾;而有时候却会因为某件小事而相互拌嘴,吵的不可开交,但很快又会因为一方主动的示弱而重归于好。
几十年如一日的朝夕相处,让他们对彼此的了解早已深入生活的每一处,所有的脾气和情绪不过是过眼云烟,稍纵即逝。
#03
2005年,春节,家里如往年一般,冷清而压抑。
我不喜欢逢年过节,因为别人家里都是灯火通明,热热闹闹,家人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团圆饭。
而很多时候,我们家只有我跟爷爷奶奶,吃着满桌的热气腾腾的饭菜,却感受不到一丁点的温度。
我想,那时候的他们比我更加难受,明明儿孙满堂,却连吃个团圆饭都变得遥不可及。
而05年的春夜,爷爷被亲戚拉去他们家吃饭,家里剩下我和奶奶两个人,我们安安静静的吃完了饭,然后安安静静的看着电视。
晚上九点多,爷爷被亲戚扶着回来,满身酒气,醉醺醺的样子像是毫无知觉的行尸走肉,走路东倒西歪。
我不知道他喝了多少,是被迫喝还是主动喝,反正,自我记事以来,我是第一次看到他喝醉过。
他嘴里一直念念叨叨,说着一些我不明所以的话,奶奶平静如常,接过了爷爷,把他放到厅里的木沙发上,拿起饭桌上的茶壶倒满了一杯浓茶,往爷爷嘴里灌,然后去拿湿毛巾,把爷爷身上吐的那些恶心脏物一丝不苟的擦拭干净。
娴熟的手法像是演练过无数遍,那时我便知道,爷爷以前定是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都是奶奶给他收拾处理。
而爷爷那晚夜里反反复复的呕吐,时不时的站起来大呼小叫,甚至手舞足蹈,拉着奶奶一边跳一边语无伦次,可奶奶依旧不胜其烦的照料着他,搀扶着他,不让他摔倒,好不容易才让他睡着过去。
爷爷紧紧的攥着奶奶的手不肯放开,奶奶只好蹲在爷爷面前静静的看着他,不禁意间,我看到奶奶眼中一滴浑浊的眼泪从爬满皱纹的脸上缓缓滴落。我不知道那是心疼爷爷,还是痛心于这个家,抑或两者都有,又或者里面还有我读不懂的秘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而我家的似乎特别难念,爷爷奶奶为此也苦了大半辈子。
同甘共苦的他们,早已视彼此为生命里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人,奶奶不辞劳苦的照顾着爷爷,但同样,爷爷也在不遗余力的照顾着这个家。
#04
2013年,夏天,大学开学前。
爷爷和奶奶跟我谈了许久,他们千叮万嘱的告诉我,去到大学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跟小时候教育我一样。
爷爷一脸严厉对我说教的样子,像是语文老师般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而奶奶则在一旁补充。
我频频点头说好,让他们安心。
临走前,爷爷跑回房间里,过了一会拿出了五千块塞到我手里,对我说:“这钱拿好,去买台电脑,我听说大学里要用到。”
奶奶对我点头示意说:“拿去吧,这算是我跟爷爷的送你的开学礼物。”
那一刻,我眼眶发热,一层水幕迅速的覆盖了我整双眼球,而我强忍着没有掉下泪来,因为我知道,爷爷不喜欢看到别人哭。我也知道,这五千块钱他们要省吃俭用很久才能存回来。
我拿着沉甸甸的五千块钱内心百感交集,小时候对爷爷那些幼稚的恨意烟消云散,我突然对他一路以来的做法尽数释然,他无非是为我好,以他“独特”的教育方式来教我做人罢了。
他们节俭,他们勤劳,他们“一唱一和”,他们言传身教,他们是我往后余生都该孝敬的人。
后来,我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久才见他们一次,我只能通过电话,给他们带去一些问候,叮嘱他们要好好照顾身体。
近几年,每一次回家,我都发现,他们越来越老迈,再也不复从前。
爷爷的头发开始变得花白,牙齿已经所剩无几,听力也大幅度的下降,脸上的皱纹一层又一层,像是老树皮般根深蒂固;而奶奶头发已然全白,终日病魔缠身,吃药、打点滴成了常态,身体也越来越差;老夫老妻的他们终究还是坐上了人生的末班车。
#05
2018年,爷爷发生了一场车祸,被送进了手术台。
家里大部分人都赶了回去,而我打电话回去的时候,奶奶劝我:“不用回来了,爷爷只是轻伤,现在已无大碍,修养一段时间便好。”
我放下了心,也安慰奶奶说:“没事就好,不用担心。”
但我知道,她当时一定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慌意乱、不知所措,因为她言语中,带着丝丝哽咽。
从弱冠之龄到耄耋之年,他们一路相随,每天睁眼闭眼便能看见彼此,我想,无论谁先突然离开,对他们来说都是无比沉重的打击。
而他们似乎没有一张合拍,更遑论他们的结婚照,不知道他们是藏了起来,还是由始至终也没有一起同框过。
不过,这一路飘摇,一路风雨,他们的样子早已经深入对方骨髓融入血液里面,有没有同框合照,或许对他们来说,已经并不重要。
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他们用生命和岁月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所在。
过年回家的时候,他们也还是如以往那样,偶尔拌嘴,偶尔吵闹,偶尔说笑,也偶尔安静……以前奶奶一个人做的家务,现在他们两个人去轮流完成,每天去买菜做饭、喂鸡喂狗、打点家务琐碎,事无巨细,井然有序,样样俱到。
他们的爱情没有那么多的诗情画意,有的只是平凡生活里的点点滴滴,相互拌嘴的相濡与沫,又相互照顾的不离不弃,以及坚定不移的厮守,与彼此度过漫长岁月。
这就是我眼中爱情的样子,它是细水流长,是平平淡淡,也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矢志不渝的陪伴。
【城市名】深圳
【群昵称】笙和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