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强调呼吸,强调回到当下。
每一个体式,有配合呼吸的精准流程。在每一个停留片刻,我们吸气,感觉从蓝色苍穹吸入一股巨大的金色能量,从头顶直泻体内,通过以太体遍达每个细胞,我们呼气,随着全身的放松,双肩下垂,胸腹腔内收,感觉体内一缕缕隐晦的负面情绪抽丝剥茧般被送出体外。
只有将全部注意力从外界拿回,才可能始终与呼吸在一起。
在观照呼吸的过程中,我们无暇顾及外面发生了什么,就更不会有"好的还是坏的"的念头出现。此刻的一呼一吸,就是念头的全部、存在的全部、世界的全部,而接下来的一秒,依旧是呼吸中的一秒。
若不专注于呼吸中,也许我们会看别人做了什么动作,做到怎样高难的程度,我们会觉得那太神奇或者太遥远,甚至暗生妒忌。因为关注了别人,我们生起各种评判念头,由此也会担心别人怎样看待自己。各种情绪占据大脑,消耗掉宝贵的精力。
瑜伽帮助我们时刻练习关照自己,通过体会皮肤的牵引、肌肉的拉伸承起转合,收到身体的暗示。身体的各个部位状态不均,每个人能做到的也不一样,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过程中,瑜伽永远没有一个最好的目的地,它永远在自己的路上。
也许会遇上酸痛,但要明白,疼痛不是实相,它只是一个念头,是我们的潜意识害怕面对的一段记忆。每次面临类似的境况时,疼痛会提醒我们停下恐惧。通过呼吸,我们回到源头的平静,没有了任何的念头,于是酸胀痛,等等一切都会消失。
关注自己的呼吸,去到肌肤的每一寸,感受每一个细胞所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我们一天天的重复,一天天的体会,终于,那个不适的感觉没有了,可以轻松地做原来做不到的体式了,这就是所谓精进。
这不是因了神的帮助,是我们自己倾注给身体的千万次的呼吸之爱,给予它当下的力量。身体如此,灵魂亦然。
我们常常将精力分散到周围,放在别人的身上,我们去观察别人、评判别人,悄悄地丢失了自己的力量。当这个评判产生,就已经将身体潜意识的阴影呈现,那就是佛教学里所说的"业力"。
瑜伽让我们从照料自己的身体入手,开始学会照料自己的灵魂。一次次用分明的呼吸浇灌体式,也就是用专注宁静塑造灵魂,当一个人拥有了伟大的平和之心,"业力"便消融于无形的呼吸之中,这便是生命无须轮回的理由。
(感谢阅读,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