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对牙医怀有一种深深的敬畏,即便是大侦探波洛也不例外,尤其是他前往著名的莫利医生诊所做牙科检查的时候,更是战栗不安。当波洛迈进牙医诊所之时,他发觉周围的患者都好像带着杀人犯的印记,而当他走出诊所之时,那些患者的杀人印记马上烟消云散了。唯独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一个邋遢的鞋扣。
但即便是波洛也没料到,数小时后为他做检查的医生死在自己的诊所里——显然是自杀。为何如此成功的牙医会在一个繁忙的工作日里选择自杀呢?波洛开始探寻其他患者以求答案,却发现了更隐秘的疑问……
《牙医谋杀案》是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在1940年的作品。和阿婆的很多作品中一样采用了童谣穿插。相比于《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洛的内心挣扎,最终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诠释和最终选择。是选择法律,为了死者裁制真凶,还是选择“正义”,牺牲看似无用的受害人,保全对社会更为有用的罪犯?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01、挑拣出有用的树枝,把它们筑成一个鸟巢
一,二,扣住鞋;三,四,关紧门;五,六,衔树枝;七,八,理顺它;九,十,肥母鸡;十一,十二,深探究;十三,十四,女求偶;十五,十六,厨娘们;十七,十八,在等待;十九,二十,终散席。 童谣杀人模式是阿婆作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指凶手有意或无意地按照某种童谣的形式进行犯罪,一般都是连续杀人。而这首童谣在《牙医谋杀案》中作为小标题使用,更对读者产生了代入感。
书中前半段埋下的伏笔,将读者们引入了政治争论之中,看似要在社会的观点和政治指向中去寻找到凶手,就连拥有灰色细胞的波洛也难免不受到影响。然后一只鞋扣,成为了波洛搭建鸟巢的关键点。而事实也证明,看似复杂的东西,其实只要简单的去看待,就没有什么疑难。
然而当真相被揭穿的那一刻,很多人会陷入到如何去抉择法理与人情的困境,相比于之前的波洛,此时他更加客观与公正,没有任何人可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任何人都不行。
对待这样的问题,波洛做出有力的反击,“您是一个天生诚实、有准确判断力的人,但您走错了一步。公开场合里,您还是像以前一样,正直,可靠,诚实。但是内心,您对权力的热爱已经发展到惊人的地步。所以您牺牲掉四个人的性命,而且觉得无关紧要。这就是您和我见解不同的地方。在我看来,这四个人的生命和您一样重要。我并不为全国人民担忧,先生,我为每一个有权不被夺走性命的个人而担忧。”
02、对未来社会制度的探讨
英国的1940年,是动荡的,不安的社会状态。当时,希特勒利用英、法两国执行"绥靖政策"的慕尼黑协定,指挥法西斯德军突然向西线大举进攻,接连占领了挪威、丹麦、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同时绕过"马其诺防线",横扫法国北部,把英法联军切成两段,英国军队和部分法军被逼困在敦刻尔克一隅,从而造成了有名的历史悲剧──34万英、法军队从敦刻尔克撤退到英国本土。
社会内部的动荡,外部的战争抵抗,无疑使得阿婆在书中推理案件的同时,也发出了对于社会现状和未来社会制度的探讨。这也是每个对社会有着责任感的人所会思考的问题。
“世界是你们的。崭新的天空,崭新的大地。在你们的新世界里,孩子们,一定要让它有自由,有怜悯……这就是我对你们的要求。”
阿婆对于当下社会的动荡,局势的风云变化有了新的想法和认识,但她可能无力去修正什么,但是她有期望,对于青年们的期许以及对于新世界的向往。她希望未来的新世界更加美好,更加公平,更加自由。
《牙医谋杀案》 中的波洛,开始探寻案件的答案,却不断发现了更隐秘的疑问。看似整个推理过程很为枯燥,但是那其实都是巧妙的伏线安排,跟随这若有若无的伏线,才能最终走出阿婆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