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开始做,一切都不晚。”
前两天,田园诗人“沂蒙二姐”火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女,用浪漫的诗句给自己贫乏、枯燥的人生加了一束光。
她,让我看到了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谁说,人生太迟了?
以前,我的大脑里始终都会提醒我:你已到了不惑中年,所谓的梦想、喜好都应该丢掉了,好好的屈服于当下的生活才是正经事。
一句话就是:你要认命了!
同时,现实的体力、视力与智力都在下降,一天内稍微忙的太狠,晚上就会很累,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一个个事情都在佐证:我老了,我真的要认命了!
正是这种预设的困难,让我一直都在重复的生活中煎熬,而不敢行动。
可是,看了70后“沂蒙二姐”的生活,所谓的人到中年,所谓的40+,才哪到哪呢?
只要自己想要开始,40、50、60岁,都能成为我们人生中的黄金发展期。
1、去大量的阅读,找到自己的路
也许你会说,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我身边也没有人可以帮我、指导我,我该从哪里下手呢?
告诉你一个方法——我也是通过这个方法,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拓宽了自己的人生视野。
就是:去阅读、大量的去看别人的书、别人写的文章。从他们的叙述中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深耕下去。
去年,我也是看到很多关于“赚钱”的文章,越看越有兴趣(以前,我对于钱是,赚多少花多少),于是就产生了想要了解并掌控自己金钱的欲望。
我看了《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纳瓦尔宝典》《金钱心理学》.....
一本本理财书籍,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理财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困难,只是以前陈旧的想法阻碍了我的认知。
而且,在每一次的阅读中,我也开始尝试按照作者的建议在实践中去操作,哪怕有失败,我也愿意去做一下,以取得真实的反馈。
所谓的高手,也是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入手,然后一步步打怪升级的。
2、行动是最好的老师
《哪吒2》的饺子导演说,“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是出来。”
《黑悟空》制作人冯骥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要想看到一件事开花结果,首先你得去行动,去做,而不是在脑中一直想像。
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一种写作风格,总觉得别人写的真好,哪哪都好。于是,我就去学,去模仿,可是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尝试之后,我感觉到这样的风格其实并不适合我,那种写法太悬空,有时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何况想去说服别人?
于是,我选择了放弃,哪怕这个作者的写作风格有很多人喜欢,我也不想再去模仿。
只有做了,你才知道这条路对不对,适不适合你;
只有做了,你才会发现是继续下去,还是及时止损;
如果前方的路是正确的,哪怕当下一片模糊,只要一步接一步往前走,离终点只会越来越近。
工作的升职、事业的红火,都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3、允许自己失败
我们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人,所以,要允许自己做事时会出现必然的失败!
在写作之前,我做过很多的尝试,几乎都是失败的,焦虑、厌恶、精神不振....所有不好的现象都曾出现在我的身上。甚至会灵魂发问:同样是人,为什么别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而我却不可以?
这些心焦的内耗,也直接在外部表现出来:掉头发、上火、脾气不好、争吵.....事后,又非常的懊恼。
后来,我决定放弃,让身体、大脑休息一段时间。
把自己从内耗的环境中拉出来,只保留了阅读这一项还在坚持,渐渐的,自己的精神也好转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放弃、休息,不是逃避,而是停下来,花时间修复自己,以便自己有精神、有能量更好的前进。
在阅读中,我悟出一个道理:各人的花期不同,每个人按自己的节奏去做就好。身体是最重要的,因为扶志,得先扶身!
我们要承认,梦想中的自己跟真实的自己是有差距的,学会接受平凡的自己,实现梦想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接纳自己,才有行动的空间。
写在最后: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如果此时此刻,你有想学的东西,那就去学,哪怕再难,2年后,你就会熟能生巧;
如果你不学,2年后,还是跟现在一样,心里还会一直念念不忘!
这个世界的精彩,是属于每一个为自己努力的人;
这个世界的精彩,永远只属于那些不被年龄限制的人!
记住一句话:人生,Just Do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