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很多事件来的快,但反转新闻层出不穷,我们与真相不仅隔着一条长长的网线,还隔着善恶和偏见。
比如这次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谩骂事故女司机的舆论铺天盖地,很多人以为是开小车的女司机逆行才导致事故。后来真相一出,女司机正常行驶,舆论反转,原先千夫所指的“罪人”是无辜的,女司机也是受害者。
群众的本意不坏,只是想批判自己认为不正确的行为,但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从众批判我们看到的,用舆论偏见取代理性和思考,很容易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事故女司机的丈夫说:理解网友心情但不能接受。
网络暴力,人们以前做过,今天又做了,将来可能还会有人做,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好像只有孩子在哭泣。
2个月前,我看了一本书——《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讲述了三个孩子平静的生活被两桩冤案彻底打破的故事。小女孩的父亲阿蒂克斯,面对小镇全体白人的质疑和唾骂,依然遵循内心的良知,坚持为无辜的黑人青年辩护。
传闻与事实,他们在痛苦与矛盾中艰难地拨开生活的重重迷雾,见证了人性的污秽与光辉,理解了真相的残忍与无奈,也感受了人间的温暖与真情。
善良,这种东西,是一直在我们脑子里徘徊,却让我们羞于启齿的一件事。
什么是善良?这本书对善良的诠释很特别。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书中善良的人,想出来的“最恶毒”的办法也不过是:做一个从未有过的小丑,嘲笑那些嘲笑我们的人。
而没有真正想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照书上的观点,一些从众者本质上是个好人,只是和我们其他人一样,有自己的盲点。
我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
我们不需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也不需要处处指点过度的评论。
舆论偏见经常轰轰烈烈,请你们秉持心中尺度,保持自己的冷静。
世界如此之大,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怎样成为一个秉持心中尺度、坚持公正、坚持原则、不从众的人?
《杀死一只知更鸟》给我们的答案是——用理解,用尊重。
若没有设身处地,就不要信口开河,并且要谨慎地做判断。
在发声前先反思,不信谣,不传谣。
对他人保有尊重和理解,多一些观察和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