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16-2油田智能投产,日产万吨助力能源安全

9月4日,中国海油宣布文昌16-2油田开发项目正式投产。这是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在海南注册成立以来开发建设的首个海上油田开发项目,不仅将进一步提高海南的海上油气产量,对保障区域能源供给、助力海南建设海洋强省也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约150米,主要依托中国海油文昌油田群现有设施进行开发。项目新建一座集油气开采、海上钻完井作业和人员生活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导管架平台,铺设1条混输海管和1条海底电缆,计划投产开发井15口,预计2027年实现日产约11,2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

 

01 南海西部最高导管架平台的诞生

2024年9月,文昌16-2油田导管架平台开工建造。这个"海上巨无霸"由导管架、上部组块、生活楼和模块钻机四个单体组成,总高超200米,总重约1.92万吨,接近13000辆小汽车的重量之和。

其中,导管架高约161.6米,是南海西部最高导管架;生活楼采用板壳式设计,为有限海南分公司首个标准化生活楼;模块钻机设计使用寿命25年,创新采用可提前预警潜在隐患设备,有利于保障后续钻井作业安全与提效。

在平台建造中,项目团队通过标准化设计、一体化采办与施工,较其他同类型平台节省工期近两个月,彰显了中国海油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卓越组织能力和技术实力。

 

02 "优智"技术开创海上油田开发新范式

文昌16-2油田开发井于6月23日正式开钻,项目团队积极践行"优智钻完井工程"建设精神,将其确定为"优智"钻完井示范项目研发技术、探索经验。

面对浅层大位移井作业难度大、钻遇潜山破碎带易漏失、储层"顶气底水"开发困难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统筹谋划,从钻完井作业流程、钻完井液体系、智能清喷等多方面开展专题研究,探索建立4项适用性技术体系。

项目团队仅用30天就完成新型模块钻机的海上安装调试全部工作,刷新了南海西部海域钻机海上安装的作业时效纪录。作业开始后,项目团队投入更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将作业人员的重体力劳动强度降低20%;利用"天眼"系统,实现24小时可视化安全管理。

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首批实施的3口开发井作业效率提升近50%,且全程安全,质量有保障。同时,项目团队统筹调配船舶资源,充分发挥"海洋石油202"等工程船的作业潜力,高效完成海管铺设作业。

 

03 从首个油田到千万吨目标的跨越

文昌16-2油田是有限海南分公司开发的首个油田,此前开发生产的皆为天然气田。今年该公司提出"上产千万吨、产气超百亿"挑战目标,并明确将文昌16-2油田作为"练兵场"和"试验区",探索"优智"经验,助力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该项目作为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在海南注册成立以来开发建设的首个海上油田开发项目,将进一步提高海南的海上油气产量,对保障区域能源供给、助力海南建设海洋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油田生产的轻质原油将通过长约28.4公里的混输海管输送至不远处的文昌9-7油田进行处理外输,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文昌16-2油田的成功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油在南海西部海域油田开发迈上新台阶,展现了我国在海洋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工程能力。从161.6米的南海西部最高导管架,到50%的作业效率提升,再到20%的劳动强度降低,每一个数字都见证着中国海油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精神。

这个油田不仅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注入新动力,也为海南经济发展和海洋强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随着15口开发井的陆续投产,文昌16-2油田将成为中国海油实现"上产千万吨、产气超百亿"目标的重要助力,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