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记者采访李敖说:请问大师,你认为人最好的死法是哪种?
李大师说:最好的死法就是在高潮中死去。
当年看到这一段,佩服的五体投地。大师果然语出惊人,异于常人!
那活着,该怎么活呢?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无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彼此价值观不同,最终的结局当然也不一样。
在稻盛和夫的《活法》中似乎给出了答案,让无数人在迷茫时代找到活着的意义。书中讲述的活法是大家都懂得的,看起来是那么的“低级”无趣,可是又觉得“高不可攀”。
说“低级”,是因为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这种道理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对于这些道理,我们耳熟能详,我们如数家珍。可是最后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那些能够做到的,只是属于他们的活法而不是我的。
越长大越觉得这些价值观,这些浅显的道理在面对赤裸裸的现实中显得那么脆弱,我们狼狈完败。以至于会时不时发出感慨,人家不这么做似乎活得也挺好。
说“高不可攀”,是因为面对圣贤之言,我们做不到,而且极容易动摇。看着有这样高不可攀的人生,觉得再给几辈子都可能达不到。因为任何一点,都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我们是焦躁的,我们没有那个耐心,感觉自己耗不起。
所以面对那些少数人靠着这样活法,最后达到的成就。我们高不可攀,只可远观,只能仰望。
当我翻阅完这本像教科书一样的《活法》时,那些闪现出来的词语“梦想”、“成功”、“命运”、“人生”、“德才”等等有如千斤的重量,要想突破似乎无路可寻。或许未来离现在太过遥远,我太着急想要看到未来的样子了。
不过没有关系,因为我们活着就应该知道那份美好的存在,这是努力的前提。那么切换当下,当下该怎么活?这似乎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其实也是有很多种活法的,你之所以到今天是因为过去的种种选择的结果,甚至从你的祖父辈,父辈就开始的种种选择。
前段时间,对固化的社会阶层的讨论,对努力的意义何在的探讨十分激烈。我们应该大胆的承认这个社会是有分层的,而且任何年代都存在。我们终生努力的目标无非就是能够达到金字塔上面的那几层。
吴军在其中一封《硅谷来信》中提到过这样的阶层模型。
假定处在顶尖的是第1层,处在底层的是第10层,我们处在第7层。试想通过寒窗苦读十几年,一毕业这个社会阶层破碎倒塌,大家重新占位置,这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应该实际一点,认清楚当下的自己。不要妄想从第10层一下子就能够进入到第2层,这是大家所说的“屌丝逆袭”,即便成功了也是属于极少数极少数人。
那认清楚当下处的位置,该怎么上升一层呢?
嗯,努力前进当然是一种活法。
试想,处在第6层比处在第7层的你拥有更多的资源,颜值,智力,财富,运气等等。如果大家的努力程度一样,那么第7层的人最多呆在第7层,甚至跌落到第8层。因为第8层的人有可能更加努力,或者遇到了更好的运气,占据了你的位置。
而第6层的人占据着优势,只需要付出80%的努力就有可能比第7层付出100%努力试图逆袭的人要好。所以,要进入更高一层就得付出巨大的努力,因为别人也在努力前进。
之前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比天赋。是的,好在绝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内是处在一种松懈的状态。以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我们是有机会的。当然,这个时间是非常漫长的。
骆家辉在当上华盛顿州长时说:从他爷爷家到州长官邸只有一百米的距离,但是他们家经过了两代人努力的时间。这说明逆袭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
稍微总结一下,认清了当下我们的位置,知道未来那个美好的存在,也认同持续努力是当下的一种活法。当我们想要爬上几个层级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抱怨,而是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踏实做一点实际的事情,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也许是对“活着”该怎么“活”的一种现实理解和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