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家就在父亲单位的后院。宿舍后面紧挨着一座铁路桥,桥侧那个山坡长满了青草。
除了冬天,大院的小伙伴们几乎都长在那儿。春天漫坡野花恣意摇弋,我们的手里就多了柳条筐和铲子,荠菜,麦蒿,婆婆丁,苦菜,蓬蓬菜,都被弄来放进自己的筐里,只要能够入口的东西,都不放过,包括树上的榆钱也不漏下。这些东西只要带回家,经过妈妈的巧手,最终变成果腹的美味!现在的孩子可能理解不了,为什么要吃野菜充饥。因为那个年代,可怜的供给只够勉强温饱,所以日子都过得很紧巴。那些野菜经过妈妈的巧手制作,可以让我们解解馋虫,打打牙祭!冬天是最难熬的,到了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会恩赐许许多多可以果腹的东西。俗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不假。饥饿的欲望会刺激着我们去寻找一切可以帮家里淘换钱的法子。天黑了,我们就满载着收获的宝贝回到家,眼巴巴的看着母亲把它们摘洗干净,或撒上棒子面蒸一蒸,或者做成菜饼,或者拌上蒜泥做凉菜,当吃饭时,还能听到大人的赞许,那份喜悦欢欣的感觉真的很受用。我最爱吃的是妈妈烙的菜饼,记得那个烙饼的鏊子很大,随着温度的升高,饼从最初的平整渐渐变得鼓起来,菜饼的香气也开始袅袅的飘散在空气里。每当这时,我的哥哥必定是守在灶旁寸步不离,的。因为我最小,自然第一张菜饼会给我先吃,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哥哥就那样不错眼珠的看着我手中的饼,不断吞口水。菜饼,捧在手心里,泛着浓浓的香气,顾不得有多烫手,一口口的塞到嘴里,尽管妈妈一个劲叮嘱慢点慢点,可我就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急切,三口两口就吃掉一张,小小的我一次竟然吃得下两张饼。
现在想起来,很是心酸,偶或梦里又回到那狭窄黑暗,烟火味十足的老厨房,仍然觉得那里充溢着温暖,似乎还能嗅到妈妈的气息。想多了泪水就止不住,最疼爱我的妈妈早已离开了我,今生再也吃不到妈妈亲手做的菜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