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看上去相当折磨人的电影,说实话《过往》适合两种人看:一是有生活经历的人;二是那些真正欣赏电影艺术的人。这部电影的艺术性还是很高,她的独特,她的韵味,她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让人感到“折磨”的地方。我们得会欣赏这类片子,发现她的美,否则那真的只剩下“痛苦”了。
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讲述了一个伊朗男人到法国和他的妻子离婚的事。就这么简单的一事儿,导演这个厨子却用了两个多小时给观者奉献上一道丰盛的佳肴。你不得不佩服阿斯哈的功力,人家不愧是拿过奥斯卡的人,不像那种拍的就是不好却总拿体制说事的人(原谅笔者顺便小小的吐一下槽)。
生活本身其实就是很枯燥、琐碎和平淡,这部电影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她把这样的生活通过电影语言艺术化了,我们从其中得到了享受并引起了共鸣。
片名过往二字道出了电影想要揭示的东西,试问谁没有过往?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我实在太佩服伟大的汉字了,区区两个字便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过往,我们借着这部电影就能够品出很多味道。
关于这部电影网上的影评有很多,有些写得已经很深刻和精彩,我还是把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人这一生说白了就是人际关系的一生,也就是沟通的一生。我们发现电影中人们的沟通大部分是以争吵的方式来表现的,无论是大人与大人,孩子与孩子,还是大人与孩子都是一样。导演如此安排有何意图呢?我猜想是这样:争吵既然也是沟通,只不过它是沟通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而已,它存在的价值就能体现出了——因为有很多事我们必须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甚至有时候只能用这种方式。有的事情必须吵透了,吵出真实的彼此,才能作为一个了断,不然下次还要为这个事再吵。我相信朋友们也有这样的生活经历。
电影中的人物之所以争吵,几乎都是因为感到对方不能理解自己,也因为缺少沟通,误会,猜疑,逆反就很自然滋生。尤其是像片子里这种背景相对特殊的家庭,沟通尤其重要!
男主角没有尽到一个丈夫该尽的责任和义务,使他心存愧疚。作为一个女人要撑起这个“破碎”的家,更是不容易,想要找到新的依靠一同负担也是人之常情。这些所有生活上的事一下就与我们产生了共鸣,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因为真实。其实我们也过着这样的生活,并无二致,只是遭遇不同而已。
电影最触动我的是:由于大人的原因给无辜的孩子造成的伤害!和《一次别离》一样,你不得不感叹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无奈,没有父母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但是当大人们深陷生活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时,孩子们无疑便成为大人们战争中的“牺牲品”……
最后想说一下片名《过往》,导演阿斯哈用这个名字其实就是要表达一个主题: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无论我们有怎样的一个过往,我们都要去善待,去认真思考,甚至付上代价去弥补。生活有时就像织网,有些地方出现裂痕破口,我们即使当时不修补,迟早也得修补。有些事我们可以说让它过去,但有些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让它过去,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要有一堂生活课没学好,我们不要指望侥幸可以逃过,它一定会一直循环往复,只是它会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不同时间段罢了!我们若是思考一下,女主角不就是个例子吗?问题不是她有过几次婚姻,而是她总以为下一个婚姻就会都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