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爱追剧的我看了朋友圈对于《北京女子图鉴》的各种热议后,后知后觉的刷完了剧。
虽然看完后我略微觉得有些毁三观,网络上很多人说与其讲一个北漂女孩十年的成长经历,实际是女主陈可和11男人的故事,生活中不会出现那么多刚好遇见的爱情,真正的北漂才不会那么顺利。
影片中的女主陈可离婚后致电妈妈,妈妈意味深长地讲了句:“没有非要离的婚,也没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没有非要离的婚
陈可的闺蜜李晓芸毕业后就匆匆忙着结婚,娘家和婆家因为婚房份子钱等事情闹的很不愉快。
李晓芸怀二胎时,他老公和公司的女同事搞在了一起。在商场正好被陈可撞见,陈可掏出手机拍了照片打电话给李晓芸,却没有告知她。
她不想打破晓芸平静婚姻的生活,想远一点也是担心晓芸,如果告诉她,她面临着婚姻破裂,大着肚子离婚,生孩子谁来照顾、孩子生下来谁来养活?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离婚,这段婚姻始终会有一片抹不掉的阴影,相互折磨着对方。
况且一直都是家庭主妇的晓芸从骨子里就很认同和满足现在的生活。觉得传宗接代、居家养娃是女人本该做的事情。
晓芸生二胎时,小三居然主动来医院看她。陈可以为一直蒙在鼓里的晓芸却轻轻松松地对付掉了。
在儿媳妇的这个角色里,晓芸因为结婚没有婚房必须和公公婆婆同住,孩子没带好,家务没做好还会经常被婆婆念叨。
对于这样的婚姻,很多人不会选择忍受憋屈,但是剧中的晓芸选择了继续。
所以,没有非要离的婚,全看个人选择,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婚姻是穿在自己脚上的鞋子,有的人选择了舒服,就算鞋子外观丑点也不妨;有的人则选择了漂亮,尽管脚已经磨出了泡,依然要以最漂亮的姿态展现给身边的人。
没有非要在一起的人
陈可独自一人来京,说好一起奋斗的男友杨大赫因为母亲病重怕拖累陈可,选择了分手。
当时女主的境遇确实有些凄惨,找工作四处碰壁,没想到她暂时投靠的发小王涛对她起了色心,无奈之下半夜拖着行李离开却无处可去。
准备在路边买根玉米充饥,翻遍钱包才找到一块钱,而玉米是两块钱一根,最后恳求着卖玉米的大叔掰给她半根。
后来去投稿了高中同学王佳佳,在发小王涛介绍的小公司做起了前台,每天帮同事收快递,点外卖。更气的是她垫的钱同事并没有要还的意思,陈可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也完不成她的北京梦。
经王佳佳介绍认识了某公司李总,初次见面给她买了一条一千多的裙子,请她们吃日料,还每人送一瓶香水。
后来邀请陈可参加高端饭局,在饭局上陈可看上一款杯子,细心的吴总饭后就送了她一只。上下车时吴总给她开车门,用手护着她的头防止撞到,很是绅士。还给她介绍了外企的工作。
陈可以为是遇见了挚友,暗自窃喜。
下车时把手机忘在了吴总车上,返回去拿时发现吴总往自己身上喷白酒。
陈可很是不解,吴总说老婆管得严,喷点酒回家就不会被盘问。
此刻陈可才明白自己不过是陪了一顿酒,往后吴总的生活里,陈可再也没有出现过。
去了外企后,在公司内部的明争暗斗中,与经理张超擦出了火花,走到了一起。
陈可一直想要一个LV包包,过生日时张超托同事从国外代购,没想到被海关扣了。于是张超在网上买了一件印有LV logo的山寨睡衣。
去金钱豹吃海鲜自助,陈可在羡慕邻桌男士的浪漫和女士的优雅时,张超却在看如何吃垮金钱豹的攻略。
同样,张超在计划着他们的未来,陈可却在酝酿着离开,张超计划的未来并不是她想要的未来,为什么非要在一起呢?
在张超吃到撑破肚皮去药店买健胃消食片时,陈可选择了离开。
后来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富二代于杨,于杨给她买名牌包包、手表,甚至内衣都是穿国际大牌的,带她出入各种饭局,结识很多厉害的人。
陈可以为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和男友,殊不知于杨只是把她当成谈生意和性爱的工具,在外从来不公开说她是女友,甚至陈可妈妈来京都躲着不见。
最后陈可绝望地离开了。
后来遇上的艺术家,闪婚闪离的北京人,性感的小鲜肉,每一个从她生活里走过的男人,刚开始时总是如痴如醉,后来清醒地意识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陈可总是会及时止损,转身离开。
虽然她享受张超陪她坐公交,用围巾塞在窗玻璃上让她安稳地靠着;喜欢于杨提供的优质生活;陶醉于艺术家黄越彬给她的艺术世界;自豪自己嫁了个北京老公,还是公务员;享受小鲜肉朱朝阳带给自己的性爱乐趣,但当他发现他们未来的轨道和自己设定的轨道有所偏差时,都会分道扬镳。
曾经闺蜜晓芸不理解她为什么非要离婚,其实幸福是个比较级,人们在感情里总会有计较和比较,以此来判定幸福的标准。
所以好多幸福是比出来的。
在这个欲望的世界,愿我们记得自己的初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